传韩国芯片巨头SK海力士、三星将停用中国EDA
2月17日最新消息,据韩国权威经济媒体韩国经济日报(Hankyung)报道,存储芯片巨头SK海力士已紧急启动对中国供应商提供的半导体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的审查程序。此举被视为一种预防措施,旨在应对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可能实施的新一轮制裁政策,尤其是针对韩国半导体企业使用中国EDA工具的限制。
据行业内部人士透露,SK海力士正仔细核查其目前使用的中国EDA工具的适用性。EDA被誉为“芯片设计的基石”,在芯片产业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进步,设计规模日益庞大,制造工艺愈发复杂,设计师已难以仅凭手工完成设计工作,必须依靠EDA工具来完成电路设计、版图验证、性能分析等关键环节,以确保设计精准度,提高流片成功率,并降低流片成本。
TrendForce的数据显示,到2024年,全球EDA市场将由Synopsys、Cadence和Siemens EDA三家美国公司主导,分别占据32%、29%和13%的市场份额,总计高达74%。然而,在中美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正积极推动EDA国产化进程,中国芯片设计企业也在逐步加大对国产EDA工具的采用力度。目前,中国的EDA上市公司包括华大九天(Empyrean)、概伦电子(Primarius,含已并购的Entasys)、广立微(Semitronix)等。
赛迪智库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市场中,国产EDA企业的市场份额仅为11.5%,其中华大九天占据约6%的市场份额,位居本土EDA企业之首。近年来,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也开始采用中国的EDA产品,这得益于中国EDA产品性能的快速提升和更具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同时,中国EDA企业也加大了对三星和SK海力士的销售力度,以应对美国出口渠道受阻的挑战。
此次SK海力士的紧急审查,部分原因是出于对特朗普政府可能进一步升级对中国半导体产业限制的担忧。此外,去年底中国EDA企业华大九天韩国子公司“Empyrean Korea”被美国列入贸易限制名单,也对SK海力士的审查决策产生了影响。业界猜测,SK海力士可能会完全停止使用中国EDA工具,以避免与美国产生不必要的摩擦。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近年来开始采用中国EDA产品,但美国EDA工具仍占据主导地位。若SK海力士和三星电子全面停止使用中国EDA工具,将增加对美国EDA工具的依赖,进而推高其芯片设计成本。因为同类型的美国EDA工具成本通常是中国EDA工具的两倍以上。
为了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韩国政府也在积极扶持本土EDA企业,如Baum、Alsemy等。对于此次审查传闻,SK海力士的一位官员表示:“我们正在评估是否继续使用中国的EDA工具,因为目前正值合同续签之际。”
此外,尽管SK海力士和三星电子可能停止在自家芯片设计上采用中国EDA工具,但它们在代工业务上与中国EDA厂商的合作可能不会受到影响。因为这部分合作主要是用于支持晶圆代工客户基于国产EDA厂商的工具进行制造。如果停止这部分合作,可能会失去一些晶圆代工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