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授权率全省第一!无锡竞速“人形机器人”万亿级新赛道
2015年—2024年期间,无锡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申请总量572件,发明专利授权率达57%,在江苏省内与南京并列第一,且高于全省平均授权率53%。近年来,无锡竞速“人形机器人”万亿级新赛道,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实质性进展,技术、产业开始共振,无锡正在进入“机器人+”时代。
️超前布局,产业加速起势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三大未来产业”之一,无锡编制了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招引重大项目、龙头企业、关键平台,谋划机器人产业新未来。
无锡锡山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和现代乡镇企业的发源地,丰厚的“家底”是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的优质土壤,针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锡山重点招引相关项目。2024年10月,锡山人形机器人产业园在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开园,一批人形机器人产业、科创项目、平台签约落地;2024年12月,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参与承建的江苏省人形机器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正式获批筹建;2025年1月16日,软通动力发布首款交互与教育双足机器人天鹤C1,并同步发布了软通动力自研的星云具身计算平台。
图源:锡山发布
深耕机器人这一“大赛道”,无锡经开区以“链式”发展谋划机器人产业新未来,已吸引了优必选、科大讯飞、安尼迈、京东科技、优地科技、巨蟹智能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2024年4月,锡港沪机器人灵巧智能研究院落户经开,以开发控制人形机器人灵巧运动的“小脑”为方向,打造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孵化、检验检测四大板块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
此外,龙头企业超前布局,在人形机器人赛道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位于惠山高新区(洛社镇)的天奇股份深耕汽车智能装备行业近30年,是引领行业创新发展的龙头企业。天奇股份瞄准未来产业新赛道,将具身智能机器人作为公司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组建机器人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团队,大力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工业智能制造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专利暴增,产业蓬勃发展
无锡在人形机器人技术上持续发力,专利数量持续上升,尤其在近几年呈现爆发式增长,从2025年起,稳定在70件以上,高峰期近百件。集中申请的技术热点覆盖了人形机器人产业机器人硬件、动力电机技术分支等,尤其在机械手和电机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总量392件,发明专利授权率达55%,位列全省第一。
图源:无锡发布
专利申请数据量的上升,离不开企业的持续发力。2024年10月,身体银光闪闪的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 Lite戴上工牌,在吉利控股集团旗下极氪5G智慧工厂“上岗”实训,在CTU入库上料工位协同员工执行搬运任务。
Walker S Lite不仅是国内首次全流程执行和对外展示料箱搬运任务的人形机器人,其作业完成度和执行难度更是在汽车制造工厂属于业内前列。这是天奇股份与优必选、吉利展开三方联手的成果。
“作为国内汽车相关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合作各方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共同推进人形机器人应用于汽车制造及零部件智能制造领域,加码打造人形机器人汽车工厂创新示范应用联合体。”天奇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与优必选合作设立的合资公司已在无锡落地,将快速推进实现人形机器人量产,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天奇股份深耕制造业产线集成技术40年,在坚守制造业、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上始终以担当精神践行初心使命。企业至今已获得授权的自动化输送装备相关技术专利超1800件,核心输送装备实现100%国产化。
️补齐短板,产业前景无限
相较于硬件领域的优势,无锡集成技术尚不成熟、精细化程度有待突破,AI大模型与算法等软件端,帮助机器人理解环境、执行任务和提高自主决策能力的企业,在无锡数量相对较少。近两年,无锡积极引进相关企业,将目光聚焦于核心零部件,力求补足这一关键环节。
图源:无锡发布
瞄准关键技术发力攻关,无锡的求之科技有限公司正对相关技术进行创新。“求之科技主要打造整体智能机器人系统,涵盖底盘移动、臂操作及末端执行器与物体交互能力。”求之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智能系统负责人说,“我们的移动操作机器人,可用于机房运维、巡检,工厂物体搬运及科教场景下的室内大面积智能工作。产品设计时就集成了智能算法,从硬件计算资源到软件算法,经充分数据采集与训练后,机器人能在相应场景中自主完成智能动作。”
随着关键零部件供应链的持续完善,以及AI大模型、算法技术的日益成熟,无锡人形机器人产业将逐步实现规模化生产,并在智能制造、仓储物流、自动巡检、科研教育等领域基础上,不断拓展家庭服务、医疗护理等更为复杂的应用场景。
“无锡一直是产业重镇、经济大市,制造业底蕴深厚,在集成电路、新能源等领域积累丰富。”民生证券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表示,“人形机器人是集成行业,无锡具备产业链各方面配套优势,我们坚信无锡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中定能占据领先地位。”目前,无锡正凭借自身优势,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浪潮中破浪前行,开启未来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文/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