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牵头制定,《器件无关量子随机数发生器通用要求》国标发布
量子随机数是量子信息技术中最成熟、产业化走在最前列的技术之一。相比传统随机数产生技术,量子随机数依据量子力学内禀随机性,具有更好的不可预测性,但仍需对设备进行信任性假设。器件无关量子随机数发生器具备“自检验”特性,无需信任内部设备,被公认为是安全性最高的随机数产生装置。
《器件无关量子随机数发生器通用要求》国家标准由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牵头,联合安徽国科量子网络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科大国盾等量子信息技术领域重点单位共同起草。该标准规范了器件无关量子随机数发生器的术语和定义、结构组成、性能要求等,适用于器件无关量子随机数发生器的研制和检测。该标准的研制得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强链”重大标志性项目的支持。
量子随机数也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关注的热点。2025年11月,由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强教授担任联合主席的国际电信联盟(ITU)“面向网络的量子信息技术焦点组(FG-QIT4N)”发布了《面向网络的量子信息技术应用案例》研究报告,系统阐述了器件无关量子随机数技术的核心优势、典型应用场景及产业发展现状。2024年5月,国际电工委员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量子技术联合委员会召开第二次全会,最新成立的IEC/ISOJTC3(量子技术联合技术委员会)设立6个特别讨论组,量子随机数是其中之一,并由我国科学家担任召集人。《器件无关量子随机数发生器通用要求》国家标准的发布实施,将为我国量子通信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和工程应用提供坚实基础,并为后续制定相关领域国际标准创造有利条件。
近年来,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在量子随机数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基础,建设了器件无关量子随机数研究实验平台,发展了光学收集效率极高的纠缠源,在国际上首次完整实现器件无关量子随机数生成,并通过信标平台为用户提供随机数服务。下一步,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将继续依托SAC/TC578、IEC/ISOJTC3等国家级平台和国际标准化组织,进一步发挥组织带头作用,加快量子信息领域标准体系建设,推动量子科技产业的规范化发展,为我国在全球量子技术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贡献力量。
编辑:石 磊
校对:刘淑贤
审核:李 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