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智商160,养育3个子女,为何其中2人患有精神疾病?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一位犹太人,犹太人在两三岁就会接受知识教育,孩子的母亲会在圣经上面滴上一滴蜂蜜,然后让孩子去亲吻圣经,并告诉他们:书本是甜蜜的。
通过这样的教育,犹太人也热衷读书,他们在各行各业都非常突出,而爱因斯坦又是犹太人当中的佼佼者,他提出的广义相对打开了物理世界的新大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爱因斯坦又写信给罗斯福,希望他能制造原子弹。
爱因斯坦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他这一生的成就斐然,然后人们却很少提起爱因斯坦的子嗣,一般来讲科学家的后代,或多或少都会受家庭影响从而走上科研道路,为什么爱因斯坦智商160,他3个孩子却有2个患有精神疾病。
爱因斯坦是一个享誉全球的科学家,但在父亲这一职业上并不算称职,他的三个孩子都是第一任妻子米列娃·玛丽克所生。
米列娃·玛丽克,1875年出生于塞尔维亚的蒂泰尔,她才学出众,高中毕业后,考入了瑞士苏黎世大学,攻读医科,当时考上这所大学的女生只有5人,而她是其中一个,在医学院当中,她同样非常出色。
但她觉得医学不适合自己,于是改读了数学和物理,她在物理和数学上面水平相当高,以至于后世有物理学家质疑爱因斯坦的理论有一部可能来源于她。
展开全文虽然很难考证,但是毫无以为米列娃·玛丽克的才华吸引了爱因斯坦,年轻时期的爱因斯坦懂得浪漫,会拉小提琴,还给米列娃写了一封情书,他说:
在这里,想你是唯一让我觉得生命是真正有意义的事,要是思维也能有一点生命,有血有肉,那该多好……
一封一封的情书很快就攻陷米列娃,两人在大学当中形影不离,一起上课,一起讨论科学问题,陷入热恋的两人没能把持住两颗炽热的心,1900年米列娃未婚先孕,在大学里面怀孕肯定会影响学业,可要是打掉,她又舍不得。
经过一番权衡,米列娃·玛丽克选择了休学,回到了父母身边,生下了她跟爱因斯坦的第一个女儿丽瑟尔,不过丽瑟尔生下来就有缺陷,她可能患有精神疾病,米列娃和爱因斯坦都闭口不提这个女儿。
丽瑟尔可能是被人领养了,又或是死亡了,此后她从未出现在爱因斯坦的生活当中,米列娃生了第一个孩子后,父母对她和爱因斯坦的态度变得糟糕起来,即便两人有了女儿,他们也反对她跟爱因斯坦结婚。
但1903年米列娃还是选择跟爱因斯坦结婚了,婚后她彻底放弃了深造学业,全心全意辅佐爱因斯坦,1904年他们第一个儿子汉斯·阿尔伯特出生,他完美继承了父母优良的基因,他很聪明,后来他也成为了水利工程教授。
第二个儿子爱德华·爱因斯坦出生于1910年,此时正是爱因斯坦成名之时,有关于爱因斯坦的桃色绯闻满天飞,米列娃跟爱因斯坦分居了,爱德华从小就没有感受过父爱,4岁那年父亲就为了他的事业奔波,9岁时父母离异。
爱德华跟母亲生活,一直住在瑞士的苏黎世,父亲则在柏林,10多岁时,爱德华听说了很多父亲的传闻,对他充满的崇敬,他也给他写了很多信。爱因斯坦并没有给他回信,这让他非常痛苦。
身为爱因斯坦的孩子,每个人都会将他看得很重,他压力非常大,19岁那年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听说儿子患病,爱因斯坦这才启程探望儿子,但此时的爱德华已经不认识他了,爱因斯坦也是非常愧疚。
米列娃为了照顾生病的儿子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后半生靠着教钢琴维持生活,1948年米列娃死于一次中风,没人照顾的爱德华被送进了苏黎世的精神病院,1965年病逝。
从这些来看,一个聪明的父亲,并不代表一定会拥有一个聪明的孩子,最重要的还是家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