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第一天,省委书记从武汉大学“天问”人形机器人手中接过话筒

2025-02-06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据“湖北发布”报道,2月5日,在湖北“新春第一会”开始之前,10款“湖北造”人形机器人在武汉洪山礼堂组团“开工”,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省长李殿勋分别与名为的“天问”人形机器人互动。

基本信息与特点

名称由来:天问机器人的名字灵感来源于中国古典文学瑰宝《楚辞》中的《天问》,象征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外观尺寸:该机器人身高1.7米,体重65公斤,全身配备了多达36个自由度,展现出极高的运动灵活性。

核心性能指标:膝关节扭矩高达460N.m,能够完成跳跃等高难度动作,显示了其在极端环境下的高爆发多模态能力。

技术特点与创新之处

灵巧手的设计与应用

自由度与驱动方式:天问机器人拥有一双灵巧手,共计7个自由度,采用腱绳驱动设计,使得机器人能够轻柔地抓取易碎物品。

自适应调节能力:通过视触觉传感器精确捕捉感知信息,天问机器人能够自动规划出最合适的抓取姿态与力度,实现手部关节的自适应调整。

运动控制与稳定性

技术路线:研究团队确定了下肢采用强化sim2real技术,上肢则运用模仿扩散模型的技术路线,确保了机器人行走功能的稳定性。

运动自然度与协调性:通过不断调试与优化,天问机器人在仿真环境中持续学习与成长,提升了其运动自然度、协调性与灵活性。

研发团队与学科资源支持

核心成员:天问人形机器人开发团队汇聚了武汉大学三大学院的骨干学术力量,包括工业科学研究院与微电子学院的副教授李淼、城市设计学院的副教授邓俊,以及动力与机械学院的教授郭朝。

学科资源:依托武汉大学在工业科学研究院的综合计算机科学、动力与机械工程、城市设计、测绘遥感等11个优势学科资源,团队共同攻克核心难题,积极探索创新的技术解决方案。

️应用场景与展望

当前应用场景

基本技能掌握:天问机器人已熟练掌握行走、奔跑、跳跃等多项基本技能,展现出卓越的运动性能。

交互能力:通过开发具有高度灵活性与适应性的柔性手,天问机器人的交互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能够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服务场景。

️未来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

情感互动:研究团队正致力于将天问打造成为能够表达与感知情感、实现情感互动的情智互融型机器人,以期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服务场景。

商业化应用前景:人形机器人天问的商业化应用正加速推进,前景广阔、未来可期,有望在家政服务、教育教学、医疗健康、智能制造、特种环境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武汉大学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天问”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更在未来应用场景和发展方向上展现出广阔的前景和潜力。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