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文男主高二放弃牛津、高三保送清华,大三缔造全国500强企业!
2月3日,多家媒体发布了同一条视频,中国澳门04年的清华生黄嘉玮在湖南卫视参加一期“夺金2025”节目,介绍自己的求学和创业经历,被网友呼为“爽文男主”!
初三进入澳门大学参加科研训练,高二主持完成4项科研基金,得到了牛津大学机器人专业录取通知书,放弃牛津offer、高三保送清华电机系,大一获新生创意大赛金奖,大三斩获北京市科研基金、半年缔造全国500强企业,这位04年出生的年轻人,以超越爽文剧本的成长轨迹,撕碎了"学霸"的传统定义。
评论区网友纷纷猜测黄嘉玮的开挂密码。不少网友认为他是天才,也有网友认为,他有高知家长在托举,是出生在澳门特区那个特殊的优越环境。在笔者看来,️黄嘉玮看似开挂的人生背后,实则暗藏着中国教育改革深水区的突破性实验。
近年来,随着对创新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和中学开始合作开展科研训练项目,为初中生提供参与科研的机会。如科研夏令营、冬令营,还有一些中学也会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或为学生提供进入高校实验室进行科研实践的机会,这也是黄嘉玮高二主持完成4项科研基金的大背景。
此外,澳门与内地以及国际上的教育交流和合作也日益频繁,这也为澳门的中学生提前被牛津大学录取,保送进清华提供了机会。不止海外高校重视高中生的全方位素养,内地名校一样重视。说到底,还是黄嘉玮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学业刻苦,不放弃每一次机会所致。
黄嘉玮在清华的出彩一样有迹可循。
如果说大一期间,一个人、一个方案、获得清华新生创意大赛金奖,还是凭借在高中阶段主持4项科研基金阅历培养的能力,在啃高中老本的话,其开发出的微检平台(“全栈式多模态工业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则完全是清华成熟的产学研机制在托举。
机电精密检测,本来就是清华电机系研究的产学研课题,黄的项目,本质上是通过音频声纹特征,判断故障所在。他的项目组不过是将降噪的音频芯片和云上AI结合在一起,实现快速检测,自动运维。而这些,离开清华的成熟平台,要花很多精力和财力才能做到。
️文末总结
黄嘉玮的故事不应被简化为"天才神话",也不应被简化为投胎选得好,而应视作中国教育改革的时代切片。再说简单点,黄嘉玮的成功,是得益于近年来中国教育改革红利的滋养,加上个人的刻苦努力和争取每一次机会。
当我们惊叹于00后大学生创造商业奇迹时,更应看到其背后完整的教育支撑体系:重视创新与科技教育,培养了中学生理工科素养;多途径录取让学生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产学研结合,形成了高校创新生态。这三位一体的教育变革,正在书写着中国教育的新叙事——不是生产标准化零件,而是培育改变世界的火种;不是重复昨日辉煌,而是创造明日可能。在这个意义上,每个"开挂人生"都是教育进化的路标,指引着我们走向更具创造力的未来。
您认可笔者的分析吗?欢迎留言讨论。
(图源网络,图文不相关,侵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