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教育科技力量,湾区开源技术创新行推动教育与技术深度融合

2025-01-22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娥

近日,湾区开源技术创新行暨2025湾区青少年科学素养与信息科技交流活动在深圳市卓雅小学一楼报告厅举办。活动以“开源启智,创新筑梦”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汇聚了众多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代表,共同聚焦开源技术生态建设,探讨如何通过开源技术促进企业发展,培育技术应用服务型产业人才,以及如何利用开源技术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信息科技能力。

活动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深圳市科技传播促进会承办、深圳市卓雅小学协办、天津市中教开源创新研究院支持。

活动由深圳市科技传播促进会秘书长郝立芳主持,卓雅小学倪树才校长在致辞中分享了学校在科技教育方面的积极实践与丰硕成果。他表示,学校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将开源技术融入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科技学习体验。此次活动在卓雅小学举办,为学校师生提供了与行业专家面对面交流的宝贵机会,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技的热爱与探索欲望。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部长孙业帅在致辞中指出开源技术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强调其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对于推动教育变革、培养创新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表示此次活动的举办,正是顺应时代潮流,旨在搭建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开源技术在大湾区的广泛传播与深入应用,为青少年的科技素养提升和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首批航天员、科技校长服务联盟代表潘占春在致辞中指出科技校长服务联盟旨在通过汇聚科技副校长的教育力量,深化特色项目发展,赋能科学教育,推动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并表示,科技校长服务联盟今后将充分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整合各方资源,积极促进学校与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科技教育活动,如组织科技创新竞赛、举办科技讲座与培训等,为青少年提供更多接触前沿科技的机会,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与探索精神。

本次活动中还举行了科技校长服务联盟发起人发起仪式,为中国首批航天员潘占春,卓雅小学副校长郑沙,福田外国语学校科技副校长、宸建新兴产业集团董事长朱素萍,上步小学科技副校长、深圳市科普志愿者协会会长李光 ,南山小学老师杨华,深圳城市职业学院(深圳技师学院)交通学院副教授李楷,深圳市印刷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黄秋平,天津市中教开源创新研究理事郭晧,广东慧能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潘晓丹,深圳市绿航星际太空科技研究院代丽,中国电子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委员、常州开放大学副教授李梦军颁发证书。这一环节标志着科技校长服务联盟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将为更多学校和学生提供专业的科技教育指导和支持。

活动中,天津市中教开源创新研究院理事郭晧带来了关于“开源技术与开源科普教育”的主旨演讲。他详细介绍了开源技术的发展历程、核心概念及独特的文化内涵,强调开源技术所倡导的开放、共享、协作精神在推动科技创新与知识传播方面的巨大力量。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展示了开源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如何激发创新活力,促进技术的快速迭代与广泛应用,让在场观众深刻领略到开源技术的魅力与潜力。

北京软通动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刘嘉麟带来了关于“开源技术创新赛的案例分享”的主旨分享。他深入介绍了开源技术的定义及其带来的诸多益处,如促进创新、降低成本和提升安全性。并详细阐述了OpenHarmony这一重要开源项目,指出其在全场景、全连接、全智能时代的广泛应用前景。通过分享开放原子大赛的举办情况,展示了大赛在推动开源技术创新与发展、鼓励全球开发者参与方面的显著成效。他还结合具体案例,生动讲解了开源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实践应用,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深圳市南山小学杨华带来了“开源大师兄的探索与实践”的主旨分享。他以具体的项目实践为切入点,分享了在开源技术应用过程中的经验与挑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参考。从项目的策划、实施到成果展示,讲解细致入微,让大家对开源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落地生根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为进一步推动开源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有益借鉴。

阳光教育控股集团刘晓燕带来了关于“开源鸿蒙白名单赛分享”的主旨分享。她清晰梳理了 2016 到 2024 年教育部等部门的科技、编程及人工智能教育政策,点明人才培养方向。对于教育部 “白名单” 赛事,详细说明 2018 年起的动态演变,强调其检验学生素养的重要性。最后展示了基于开源鸿蒙和国产海思芯片的竞赛产品,包括基础版、进阶版及拓展包,功能多样且支持编程学习,有力支撑了开源鸿蒙在教育赛事中的应用。

深圳市卓雅小学周康熙主任带来了“深化特色项目发展赋能科学教育加法”的主旨分享。他结合卓雅小学的成功实践案例,阐述了如何通过特色项目的打造,将自然科学、科技创新人工智能、航天航空科技与学校的课程体系、社团活动有机结合,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科技教育模式。这种以项目驱动、特色引领的教育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圆桌话题环节,来自常州开放大学的李梦军副教授担任主持人,深圳技师学院的李锴教授、深圳南山小学的杨华老师、广东慧能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李晟执行院长以及天津市中教开源创新研究理事郭晧等嘉宾共同围绕 “信息科技自主可控之路” 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开源技术在实现信息科技自主可控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通过开源社区的全球协作与知识共享,可以汇聚各方智慧,加速关键技术的研发与突破,降低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同时,在教育领域加强开源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培养青少年的自主创新意识与能力,是实现信息科技自主可控的长远之计。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将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开源技术在大湾区的生态建设,为企业发展和青少年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

据悉,湾区开源技术创新行项目旨在深入实施“五个一”工程,为政府、学校、企业与社会组织搭建开源技术交流平台,寻找技术创新融合的重点、难点、着力点、突破点,促进资源共享,解决行业难题,推动开源技术在教育、产业的融合与创新,助力深圳20+8产业集群发展,构建开源技术产业“共商、共建、共享、共生、共赢”的新形态。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