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是什么引起的
2025-05-24
新生儿缺铁性贫血主要由铁储备不足、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生长发育需求增加、慢性失血等因素引起。
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在母体内铁储备时间不足,胎儿期铁储存主要在妊娠后期完成。孕母缺铁或胎盘功能异常会进一步减少胎儿铁储备。这类婴儿出生时血清铁蛋白水平常低于正常值,出生后易出现铁缺乏。
纯母乳喂养超过6个月未添加辅食,母乳中铁含量较低。配方奶未强化铁剂或辅食添加延迟,均可能导致铁摄入不足。部分家长过早引入非强化谷物也会影响铁供给。
肠道疾病如乳糜泻、慢性腹泻会影响铁吸收。维生素C摄入不足会降低非血红素铁吸收率。摄入钙剂、茶多酚等抑制铁吸收的物质也会加剧缺铁状态。
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体重增长迅速,血容量扩张需要大量铁元素支持。早产儿追赶性生长时铁需求更高,若未及时补充易出现相对性缺铁。
肠道畸形如梅克尔憩室、牛奶蛋白过敏引起的肠出血可导致隐性失血。反复采血检查或分娩时胎盘输血异常也会造成铁丢失。部分遗传性出血性疾病需排查。
预防新生儿缺铁性贫血需从孕期开始,孕母应保证充足铁摄入,定期监测血红蛋白。足月儿4-6个月起添加强化铁米粉、红肉泥等辅食,早产儿需更早补充。避免过度喂养牛奶,控制每日奶量在700毫升以内。增加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如橙汁搭配补铁食物,促进铁吸收。定期儿童保健检查血红蛋白,发现贫血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一般需要持续治疗2-3个月才能完全纠正铁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