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制作工艺流程
奶茶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许多人习惯从早到晚饮用,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你是否好奇,那些常伴左右的茶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接下来,就一起探索手工茶叶的诞生之旅。
采摘是制茶的第一步,尤其是制作高档名茶时,会选择清明前的嫩叶为主,并遵循“三不采”原则,即避开雨天叶、红紫叶和受损叶。
随后的摊青过程,要求将新采的茶叶均匀铺开在竹垫上,期间每隔几小时轻轻翻动,让茶叶自然萎凋6至8小时,让茶香慢慢溢出。
紧接着是至关重要的茶叶杀青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绿茶的形态与香气。通过将茶叶投入热锅中,双手快速翻炒,确保热量均匀传递,迅速蒸发水分。此过程需精确控制温度,对于嫩叶,理想温度范围是110℃-120℃,每次投入茶叶约300-400克。
茶叶出锅后,需立即置于竹盘上冷却并进行揉捻,这一步能轻微破坏叶体细胞,促使内含物外渗,为茶香打下基础。
干燥与造型结合的步骤紧随其后,这是一个既需耐心又精细的过程,通过调整锅温与手法力度,随着水分的减少,逐步完成茶叶的定型与干燥,这对成品茶的品质至关重要。
当茶叶达到八成干时,可以进行提毫,即轻柔地让芽叶相互摩擦,以增强外观的银毫效果。这一操作需时约3至5分钟,技巧在于掌握恰到好处的手法与力度。
最后的足火工序旨在彻底去除多余水分,便于储存,并通过加热进一步提升香气。使用充分燃烧的木炭,将茶叶置于焙笼上,多次翻动直至完全干燥。
所有工序完成后,茶叶需从焙笼取出,冷却后封装入库,至此,一杯杯醇香的手工茶便完成了它的蜕变之旅,静待被冲泡唤醒,释放那份独特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