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贫血是指什么_贫血,缺铁性贫血,肾衰,叶酸
2025-02-17
肾性贫血是由于慢性肾脏病患者铁利用障碍、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贫血状态。
肾性贫血主要是因为慢性肾脏病导致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影响红细胞的生成。此外,肾脏损伤可能引起铁代谢异常,进一步加重贫血。肾性贫血通常表现为乏力、疲劳、皮肤苍白等非特异性症状,严重时可有呼吸困难。
诊断肾性贫血通常需要进行血常规、尿液分析、肾功能测试以及铁蛋白检测。其中,血常规可以评估贫血的程度,而铁蛋白检测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缺铁性贫血。肾性贫血的治疗包括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剂和叶酸。对于重度贫血且伴有持续性肾衰竭的患者,可考虑输血治疗。
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高磷食物如加工肉类,以减轻肾脏负担,预防贫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