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到美国后,他狂砸1.4亿当上“特朗普榜一大哥” 投机分子的又一次豪赌
孙宇晨常被贴上“投机分子”的标签。5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附近的一家俱乐部举办了一场私人晚宴,受邀宾客都是“特朗普币”的持有者,其中持有量最大的是加密货币圈的话题人物孙宇晨。
两天前,孙宇晨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很荣幸能够支持美国总统,感谢‘特朗普币’官方邀请我以头号粉丝的身份出席特朗普总统的晚宴。”网友们对此纷纷嘲讽,认为他只是花钱保平安。
孙宇晨是全球加密货币社区“波场”(TRON)的创始人,在很多人眼中他是“金钱至上”的狂热信徒。“特朗普币”是一种迷因币,通常以幽默、轻松为主题,没有严肃的财务或技术用途,主要通过互联网社区的支持和资本炒作推动价格上涨。该币推出后价格一度达到75美元,但随后迅速下跌至8美元以下。
4月下旬,“特朗普币”的官方网站宣布,特朗普将于5月22日在弗吉尼亚州的高尔夫俱乐部举行一场晚宴。为了获得参加晚宴的资格,持有者需在一个在线排行榜上注册,并追踪三周内的平均持仓量。排名前220位的持有者将受邀参加晚宴,前25位还能额外参加特别招待会。这一消息使“特朗普币”价格重新上涨。据估算,买家们共花费超过1.4亿美元购买“特朗普币”,其中最下本钱的是一个叫“Sun”的用户,持有超过143万个“特朗普币”,总价值约1900万美元,稳居榜首。
外界普遍猜测“Sun”就是孙宇晨。果然,晚宴召开前夕,孙宇晨证实了这一猜测。这并非他首次与特朗普阵营产生交集。去年底,孙宇晨向特朗普家族运营的一个加密货币项目投入了7500万美元,还在该项目中谋得了顾问一职。外界认为,孙宇晨此次大举买入“特朗普币”,是为了帮“波场币”在美国复杂多变的政策环境中争取更多利益。
这不是孙宇晨第一次利用热点话题进行营销。他出生于青海省西宁市,高中时期成绩平平,通过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得奖,最终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入学不久,他转到历史系,成绩跃至第一并一直保持到毕业。在北大读书期间,他热衷于参加各种活动,经常发表抨击学校制度的文章和言论。2013年,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读硕士期间接触到了比特币,意识到这是一种有市场潜力的商品。他开始炒比特币,获得了20倍以上的收益,成为他创业的第一桶金。
孙宇晨曾说:“一定要当第一,如果在一个领域当不了第一,马上换下一个。”在这种理念驱使下,他放弃了在美国读博士的计划,回到中国尝试多个创业项目。2017年7月,他高调宣布创立“波场”,发布了白皮书,但遭到群嘲。同年9月,相关部门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孙宇晨踩着红线完成了“波场币”的发售,并在一周后出境跑到美国。通过几次拉升操作,他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将“波场币”价格从一两分钱拉升到两元钱,暴涨了一两百倍,套现了3亿美元。
2018年底,OFO小黄车押金危机爆发,孙宇晨在微博鼓吹自己要帮1万名用户退押金,当天“波场”市值猛涨10%。2019年,他豪掷3000多万元人民币拍下了“巴菲特午餐”,连续多天高调营销,之后却以“突发肾结石”为由取消了午餐会。
在美国赚了几年钱后,孙宇晨被美国政府盯上。2023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起诉孙宇晨,指控其通过虚假交易操纵“波场币”市场,涉及60万次洗售交易,并涉嫌欺诈、洗钱等多项罪名。调查显示,孙宇晨控制的交易所Poloniex通过自动化系统绕过身份审核,为非法资金流动提供便利,甚至被指与恐怖组织有关联。尽管没有信息显示孙宇晨退出中国国籍,但他先后获得马耳他等国家的公民身份,后来又成为加勒比岛国格林纳达驻WTO大使,试图利用外交豁免权逃避法律制裁。
2024年底,孙宇晨在一场当代艺术拍卖会上豪掷4500万人民币拍下一根胶带粘在墙上的香蕉,8天后自己吃了。今年4月,《华尔街日报》披露,币安创始人赵长鹏根据美国司法部的认罪协议提供了孙宇晨的犯罪证据。外界普遍认为这是美国政府要“收割”孙宇晨的信号。不久后,孙宇晨便成了“特朗普币”的“榜一大哥”。
一名了解币圈的投资人表示,孙宇晨的商业手段备受质疑,被指控涉嫌非法销售证券、欺诈和操控市场等。他深谙流量的重要性,给自己贴上诸多标签,不放过任何制造话题的机会,几乎每一次都将流量转化为商业利益,可以说是一个极端的利己主义者和投机分子。在中国政府对金融行为进行严管的时候,孙宇晨跑到了美国,这是挑战监管。他这次无疑是想为自己花钱买平安,但能不能买到平安,谁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