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凝胶微型机器人 革新颅内肿瘤治疗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生物医学工程》。
长期以来,位于脑内部或邻近重要功能区的颅内肿瘤是临床治疗的难题。传统手术解剖路径复杂,常伴随不可逆转的神经损伤风险;放射治疗可能导致正常脑细胞坏死;化疗受限于血脑屏障的低通透性,难以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无创、精准、高效的颅内肿瘤治疗一直是医学界面临的挑战。
为解决这些难题,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基于患者自身血液的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该机械人以患者血液中的纤维蛋白为原料,并采用仿生凝胶化技术构建,与脑内组织结构高度匹配,有助于显著降低免疫排斥风险。机械人内部加入磁性颗粒,使其具备摆动、翻滚、爬行等多种仿生运动模式,能够在蛛网膜下腔等复杂脑区灵活移动。
研究人员摒弃传统的血管传送路径,选择脑脊液作为运输的“天然航道”,结合多模态磁控运动策略,使机械人能在脑部结构中精准导航,直达肿瘤病灶。到达靶点后,机械人在高强度交变磁场作用下,通过磁性引致机械断裂机制释放携带的化疗药物,局部提升药物浓度,增强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为颅内深部及邻近的肿瘤提供了一种无创、精准、高效的治疗方案。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徐天添表示,该研究为微型机械人在医学领域实践自动化治疗提供了一个新范例。未来,团队将继续提升生物材料与机械人的运动性能,扩大应用范围并积极推动临床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