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对印反击的空中优势 装备与素质双优
印度军队7日凌晨对巴基斯坦和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发起了“朱砂”行动。巴方称空袭导致至少26人死亡,巴军在反击中击落了5架印军战机。据巴基斯坦高级安全人员透露,双方共125架战斗机激战了1个多小时,此次空战被认为是近代航空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空战之一。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7日晚表示,巴方飞行员成功摧毁了敌方战机。军事专家邵永灵指出,巴基斯坦空军在此前多次冲突中的表现远超印度空军,得益于装备和人员素质的优势。巴空军装备的多款飞机具备较强的空战能力,作战体系完备,拥有中远程空空导弹、预警机等关键设备,能够形成协同作战的整体优势。此外,巴空军还拥有一支高素质的飞行员队伍,他们在美国接受专业训练,并与土耳其等国保持良好的军事合作关系,训练标准高,作战水平也相应较高。
相比之下,印度空军虽然规模庞大,但装备来源复杂,呈现出“万国造”的特点。尽管印度空军拥有先进的法国“阵风”战斗机,但其武器系统并不完善,缺乏中距空空导弹等关键装备,限制了其作战效能。此外,不同来源的装备存在兼容性和协同性问题,进一步影响了整体作战能力。印度独立以来在军事学习和训练方面的发展相对有限,军事总体战斗力处于一般水平。
8日,印度政府召开跨党派会议,国防部长辛格表示约有100名“恐怖分子”在“朱砂”行动中被打死,并强调不希望局势升级,但若巴基斯坦采取行动,印度也不会退缩。同日,巴基斯坦三军新闻局发表声明称,已击落25架来自印度的无人机,造成至少1名平民死亡、5人受伤。4月22日发生在印控克什米尔的枪击事件导致严重人员伤亡后,印巴紧张局势持续升级,双方在多个领域采取强硬措施。印度首次宣布暂停执行双方1960年签订的《印度河用水条约》,巴基斯坦则多次提及使用核武器。
印度后续行动面临诸多复杂因素。莫迪政府目前处于尴尬境地,一方面需要安抚国内舆论,另一方面在有限、局部的冲突中不一定具有优势。一旦再次失利,政府将面对更大的国内压力。从以往印巴交火情况来看,印度有时会采取“自欺欺人”的方式来应对国内舆论。本次克什米尔冲突可能依然通过国内宣传收场,同时避免实际上的军事冒险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