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为何会得到“国家队”青睐 规模领跑亚太
近年来,ETF基金在市场上表现突出。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国内ETF基金数量突破1100只,总规模首次超过4万亿元。摩根资产管理中国的报告也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的近一年时间里,中国ETF市场资金净流入规模约为6354亿元人民币,位居亚太地区首位。
近十年来,全球ETF规模大幅增长,亚太地区的复合年均增长率最高。从2014年至2024年的11年间,全球ETF资金累计净流入约7.8万亿美元,2024年的净流入达到1.5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亚太地区ETF资产规模在过去十年中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4%,领先于其他地区。中国内地市场的表现尤为显著,各类宽基指数吸引了大量增量配置资金。截至2025年1月31日,亚太地区ETF资产规模达1.8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占比33.4%。
截至2024年4月20日,全市场ETF总只数超过1100只,总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股票ETF规模为2.95万亿元,占比高达73.55%。从公司层面看,截至4月24日,有12家公募基金的ETF规模超过千亿元,合计3.42万亿元,占据了85.5%的市场份额。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分别以7041.17亿、6423.05亿和4856.11亿的ETF规模位列前三。在ETF管理规模排名前20的公司中,今年一季度有15家公司的ETF规模较去年末有所增长,富国基金、工银瑞信和景顺长城的增幅分别为20.16%、16.94%和12.18%。
自去年以来,投资科创板和创业板等科技板块的ETF基金受到市场追捧。博时基金董事长江向阳表示,ETF投资将成为连接中国企业科技创新和全球经济的重要纽带。科创板作为我国资本市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阵地,共有28条指数和74只ETF产品,总规模达2500亿元。其中,科创50ETF规模接近1660亿元,成为境内最大的单市场ETF。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唐屹兵指出,科创板行业分布契合AI发展趋势,研发投入强度显著高于其他板块,未来利润率有望大幅提升。
近期,首批4只科创综指增强策略ETF相继上报,此前科创综指相关基金的发行较为火热。据统计,科创综指ETF及联接基金合计募集规模已超400亿元。目前,已有15只科创综指ETF上市,募集规模合计228亿元,14只已发行ETF联接基金,募集规模合计176亿元。此外,场外科创综指产品已获批16只,其中10只产品正在募集。
江向阳还提到当前ETF投资存在的五方面痛点:资产不多元、研究不深入、配置难度大、运营不高效以及生态不完善。为解决这些问题,博时基金正加快改革创新,打造下一代“ETF价值赋能体系”,特点包括资产多元化、研究深度化、服务投顾化、运营体系化和生态可持续化。目前,博时基金已初步形成“多资产、全谱系、低相关”的资产体系,并运用数智化技术优化客户资产配置组合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