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癌症发展的前奏一定要留意 如何让癌前病变“改邪归正”
癌症发生前,往往有一些“前奏”——癌前病变。从癌前病变发展至癌症,通常会经历一段时间。那么,癌前病变一定会变成癌症吗?得了癌前病变怎么办?如何让癌前病变“改邪归正”?
医生提醒,癌前病变不等于癌症。大多数癌前病变在治疗后并不会演变成癌症。但忽视定期检查的重要性容易延误病情,盲目寻求非专业治疗或偏方反而会损伤身体。
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在结构和功能上已发生异常变化,但尚未发展成恶性肿瘤的细胞或组织,这些病变具有转变为恶性肿瘤的潜力。胃癌、肺癌、肝癌等多种类型的癌症都会出现癌前病变。
对于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以及胃腺瘤性息肉是重要前奏。临床症状多为上腹痛、腹胀、腹部不适、食欲不振等。建议改善不良饮食习惯,少吃盐腌或熏制食品,避免长期进食粗糙、过冷、过热或长期饮酒,戒烟可有效降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风险。
在肺癌方面,非典型腺瘤样增生及原位腺癌、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被视为预警信号。早期可能表现为咳嗽、咳痰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建议戒烟,减少与致癌因子的接触,如厨房油烟、二手烟、烟尘、燃煤、燃气以及其他挥发性有机物。注意保持室内通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肠癌的前奏之一是腺瘤性息肉。大部分情况下,由腺瘤经过一系列基因变异逐步演变为结直肠癌需要10~15年的时间。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但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腹痛、便血、排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次数增多)等。建议戒烟限酒,增加粗纤维、新鲜蔬菜水果摄入,避免高蛋白、高脂饮食,减少腌制、烟熏类食物;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
病毒性肝炎诱发的肝硬化、代谢综合征及酒精性肝病均构成肝癌发生的潜在风险。肝区(右上腹)疼痛、腹胀、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提示肝癌早期癌前病变。建议戒烟戒酒、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
胰腺癌的癌前病变包括胰腺上皮内瘤变、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及黏液性囊腺瘤。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起病隐匿,当疾病进展可能出现腹痛或腰背部疼痛、梗阻性黄疸以及体重明显下降等症状。建议一日三餐规律进食,避免暴饮暴食,避免一次摄入大量油脂食物,戒烟限酒;肥胖者要适当减重,保持运动的良好习惯。
治疗癌前病变要做到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和随访监测。有效的早期筛查有助于在肿瘤发病早期阶段或在癌前病变状态检出早期肿瘤和发现癌前疾病。病理诊断是癌前病变诊断的“金标准”。例如,长期吸烟人群、肺癌家族史、职业暴露及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早期肺癌。浅表性胃炎患者每3年查一次胃镜,慢性萎缩性胃炎每1~2年查一次胃镜,并积极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一定要进行规范治疗。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5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每年进行1次肛门指检,发现息肉视情况处理。乙肝肝硬化患者最好每3~6个月体检一次,主要查肝脏B超和甲胎蛋白。肝硬化患者要及时接受规范的治疗,有乙肝要积极治疗乙肝。高危人群应进行胰腺癌早期筛查,每半年到一年体检一次,早期可做腹部B超,加查肿瘤标志物CA19-9和CEA,如果发现异常,要进一步做核磁共振或CT。
一旦确诊为癌前病变,及早治疗是防止其进一步恶化为癌症的关键。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可通过内镜切除或手术切除;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的癌前病变和乙型病毒性肝硬化患者可进行药物治疗;对于酒精性肝病患者,戒酒是其治疗的最重要和首要措施。及时规范治疗糖尿病、慢性胰腺炎等疾病,控制血糖,避免对胰腺的慢性损害。即使经过治疗,癌前病变患者仍需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可能的复发或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