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中之重!北京发布2025年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 聚焦改革突破与创新

2025-04-08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近日,北京市发布《进一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行动方案2025年工作要点》,提出了27条措施,并细化为157项重点任务及25项拟出台的重点政策。这些政策和举措将更加聚焦改革突破,以体制机制创新提升高质量发展效能。

两年前,北京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行动方案(2023-2025年)》,目前其中大部分任务已完成,支撑首都经济稳健发展、不断向好。今年是该行动方案的收官之年,157项任务进一步瞄准短板弱项,下大力气解决关键问题。缩小京津冀三地产业发展差距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去年,京津冀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进入“国家队”。今年的重点是“一群一策”推动这些集群建设,针对每个产业集群提出具体举措。例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将落地5家头部零部件企业,生命健康集群方面也将申报创建1到2个国家级创新中心。

协同发展进入第二个十年,正以“一核”辐射引领、“两翼”联动发展、“三圈”协同布局加速形成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对于“两翼”,今年将有一批实打实的政策措施:在雄安新区,支持创新能力建设,推动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孵化转化,实现不少于60家高成长型企业落地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在城市副中心,以第二批市属国企搬迁为契机增强产业功能,谋划推动环球影城二三期项目,加快建设顶点公园、海昌海洋公园。

平原新城、京西、南中轴等市域内的重点区域,是北京未来发展的新增长点。平原新城的关键词是“承接”,承接产业、公共服务等资源。今年将实施一批提升平原新城综合承载能力的标志性工程,推动R4线一期北段等轨道交通快线开工,打造新龙泽等轨道微中心,加快建设未来大学科技园、大兴国际氢能合作示范区等高质量创新和产业空间,布局落地清华附中大兴学校、儿童医院亦庄院区、宣武医院房山院区等优质公共资源。

京西地区重点推进“两园一河”先行启动区建设,聚焦永定河左岸建设和道路连通,落地京原漫水桥等一批标志性项目,打造首钢园服贸会“会展小镇”。南中轴区域重点打造“礼乐双轴”空间标志性节点,今年将建成中央芭蕾舞团业务用房,推进国家自然博物馆、首都规划展览馆等重点项目建设。今年北京市还将全面推进奥林匹克园区道路开放,完善国家体育场、国家网球中心等场馆配套商业设施,推动文商旅体融合联动发展。

北京科技成果产出丰硕,但成果转化是个难题。今年的任务重点是让科技创新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为此,《工作要点》提出要布局建设概念验证平台、共性技术平台、成规模的中试基地等,缩短成果转化时间;在中关村各分园组建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建立市场化薪酬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以项目经理制跟踪项目,开展转化落地对接服务,让每一个园区都成为产业孵化、培育、服务的活力空间。

为了激励科技型企业敢投入、愿创新,北京市将研究制定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安排不低于6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支持科技创新,持续向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免费发放创新券。企业创新最需要的是人才。今年,北京市将从引、育、留、用四个方面送上政策“大礼包”:探索推广在华永久居留计分评估机制,加大国内外优秀毕业生引进力度;建设数学与人工智能等新兴交叉学科平台,吸引国外高水平理工农医类大学在京建设实体学院或实验室,支持高等院校联合企业建设产教融合基地;完善人才服务,探索推进青年租赁住房支持试点;提高用人单位选人用人自主权,实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产业谋划布局既要立足当下,又要着眼长远。北京一方面要重点发挥数据要素价值,制定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实施意见,加快自动驾驶、文旅、医疗、气象、时空等行业数据专区建设运营;另一方面要重点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在医疗、教育、制造领域建成不少于3个国家级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基地,在政务、交通、文化等领域打造不少于10个标杆示范应用场景,加快推动机场、火车站往返城区的自动驾驶接驳场景对外开放。

2024年,北京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4.97万元,居全国第二。个性化、体验性消费趋势让各方看到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潜力。《工作要点》提出,一馆(场)一策推动剧院、体育场馆、博物馆等公共文体空间向文商旅体娱复合空间发展转型,培育“情绪消费”新增长点。面对消费优质供给的缺口,今年北京将实施消费提振专项行动,加大个性化、价值化的服务性消费供给,构建大旅游格局。如优化热门博物馆和对外开放单位门票预约机制,更好满足来京游客需求;以博物馆、体育馆为切入点,创新社会资本参与文体设施运营模式;实行巡演项目首演地内容审核负责制,对符合条件的演出活动不再重复开展内容审核。

无论是创新活力释放,还是消费活力激发,都需要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一批可操作、可落地、可见成果的改革举措将在今年加速落地。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备受关注。虽然企业普遍反映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缓解,但改革没有停步,今年将进一步打通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的堵点,依托金融机构试点创建“小微企业之家”。企业可在此获得企业融资、资源对接、小型路演等特色化金融服务。

针对破除影响要素流动、公平竞争的各种障碍,今年北京将谋划制定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赋权清单,推动制定北京市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条例。外资企业落地的“门”也将越开越大,北京今年重点推动自动驾驶、金融和医疗等领域符合监管要求的业务落地,将制定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方案,力争推动1到2家外资研究型医院在京落地。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