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遇害遗体保存费近40万 家属面临巨额费用困境
2025年1月初,刘付昌的女儿刘芸因感情纠纷在济南被其前男友杀害。案件历经一审二审,直到2024年1月凶手被执行死刑后,刘付昌打算让女儿入土为安,却被告知需支付数十万元的遗体保存费。
刘付昌站在济南市第二殡仪馆门前一筹莫展,女儿的遗体已存放五年。为了将女儿带回聊城老家安葬,他奔波于殡仪馆和公安局之间,但至今仍未解决。目前需要缴纳近四十万元的遗体保存费。
刘芸遇害时年仅25岁。案发后,警方通知殡仪馆直接运走遗体进行法医鉴定,此后遗体一直存放在殡仪馆。刘付昌表示,警方没有通知他们火化遗体,他们也以为不能火化。如今,除了巨额费用,还需要警方出具死亡证明或殡葬证才能处理遗体。
类似事件并非孤例。在山东另一地,被害者家属也面临高额遗体保存费用。一位一线民警透露,警方担心凶手翻供,在案件未彻底结束前通常会要求保留尸体证据。这类非正常死亡案件中,遗体保存费用由谁承担的问题亟待明确。
刘芸与凶手王康曾是中学同学,大学时开始恋爱,后因性格不合分手。2025年1月9日,王康因争执将刘芸杀害。刘付昌回忆,案发当晚他从聊城赶到济南报警,警方很快锁定并找到王康,随后在刘芸租住小区地下室发现遗体。当时,警方将遗体运到殡仪馆,并通知刘付昌签署遗体存放协议。
案件进入审判阶段,因疫情曾中止审理。2025年12月27日,济南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凶手死刑。2022年10月19日,山东高院二审维持原判,最高法核准死刑判决。2024年1月,凶手被执行死刑。
2024年2月27日,刘付昌前往殡仪馆准备将女儿遗体带回老家,得知需支付数十万元费用。3月26日,殡仪馆工作人员提供了最新的费用清单,总计383020元,其中大部分为遗体冷藏费。刘付昌多次奔波,希望能解决死亡证明和费用问题,但进展缓慢。
律师殷清利指出,根据相关规定,若办案机关认为需要延长遗体保存期限,应承担相应费用。然而,刘付昌既未收到延期保留决定文书,也未收到处理遗体的通知,导致费用争议悬而未决。实际上,这类案件中的遗体存放费用纠纷并非个案。
刑案发生后被害人遗体长期存放导致的高额费用已成为普遍难题。一些地方通过司法救助、调解等方式尝试解决,但具体责任划分仍需进一步明确。刘付昌得到当地公安部门通知,部分费用将被减免,但仍需支付巨额费用,最终由谁承担尚无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