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帽子狂魔的我,穿搭出行必备单品是一辆绿马|三明治
文|不二
编辑|千禾
穿搭这门学问,可大可小,当下每个人都可以聊上两句自己的经验、观点,尤其说到“穿衣指南”,你一定能见脑子里想象出一本正经、严肃且自恋到有点尴尬的玩意儿。此时此刻你手里捧的这篇文章,实打实是“假正经穿衣指南”,这几乎是李不二我个人的穿搭“偏见”集合,反正对于穿搭,我眼中从来没有什么标准答案,至于那些所谓的时尚规则,嘿,反正我一向不理、不信、不听劝。
穿衣,本就是件既个人又随性的事,于我来说,越“正经”的衣服,越让我忍不住想要离经叛道。
请调整呼吸,进入正题。如受到偏见冒犯,一律按在下品味太差处理。
️假正经穿衣指南
名为穿衣指南,实则一点儿不负责,它其实仅代表着,我个人的穿搭偏见。再看回「假正经」,这仨字儿却是实实在在,绝对不掺假。
但究竟,何为假正经,它到底打哪儿来呢?
认真点儿说,它源于我的个性,以行为、言谈及气质的形式自然流露,当然也关乎外在,以发型、穿衣打扮的样式,向外张扬。
我个性乖张,离经叛道,厌恶正经,却打小给自己设下诸多规限,向往绅士,从品格到穿衣皆心驰神往,但越长大越真的开始尝试,越能切实感受到其中的刻板与限制。
过于正经的衣着,就像一个个冰冷模块化的规矩,要驯化每一个自投罗网的家伙。让我望而却步,更忍不住稍往后退了一步,驻步回望,仍距不正经远矣,看着前方一步之遥的正经,忽觉自己像那位好龙的叶公,难免自嘲自己的虚假。
如此,我只能做到虚假的正经,只能以一副假正经的模样大行其道,思索回味之后,倒也乐得坦然。
这些年在尝试了诸多风格后,一砖一瓦严严实实地建立了自己的审美偏见,眼看假正经的风格日渐完善,终于想起来可以稍做总结。
为那些摸索过程中,美好但不够适合的道别,也为那些纷繁的,历经万般纠结后留在身边的正名,攒成这一些,被我称之为假正经穿衣指南的集子。
️以「帽」取人
据我的有限经验来看,一般情况下,拥有两到三顶帽子的人,也许会对穿搭更有自己的看法。
但对于那些拥有超过七顶,一个礼拜每天帽子不重样的家伙来说,他们就不只是对穿搭有看法,他们也许平等地对身边的每一个人的穿搭都有看法。
譬如——我。
像我这样的帽子狂魔,除了基本的棒球帽、毛线帽、渔夫帽、冷帽之余,还会在衣柜里塞着包括但不限于贝雷帽、报童帽、画家帽、圆顶硬礼帽、瓜皮帽、机械师帽、卡车司机帽......
帽子们不仅种类不一,颜色亦是万千,且同一种帽子会同时存在不同的颜色,同一款帽子会因为太喜欢而多买一顶全新的备着。
每一顶帽子,都会对应一种穿衣搭配的可能,礼帽与报童帽搭上拉夫劳伦衬衫的气质必定不同,卡车司机帽或机械师帽配上工装当然有所偏差,也许会极细微,但差别就是存在,它就在那儿,不偏不倚,只在不同帽子的替换间翩然而至。
这些,只有拥有丰厚帽子储备的人,才会懂。
如果你的身边,就存在这种家伙,请记得远离,至少不要过于亲近。如果不幸他们恰巧是你的甲方,或者老板,那他们那不试到死,就绝不死心的癖好一定会让你生不如死。
他们的每一顶帽子,都是自己给自己扣上的冠冕,帽子不仅能遮住这些家伙的发际线,更抬高了他们自以为高人一等的眼界,极擅长给自己戴高帽,惹人厌烦。
当然,以上的一切,都是我有限的个人经验,也许仅能用作对我个人的评断,不适用于其他任何一个人。
做人呢,切勿以貌取人,但尽可以“帽”取我。
️白衬衫无缘体质
有一类衣服,多数人穿上都好看,却与我的衣柜无缘。我曾努力过一试再试,也始终难以建立与它以及它们的缘分。
嘿,白衬衫,我说的就是你。
我知道,这也肯定赖不上你,主因在我这身儿实在正经不起来的气质上,当白衬衫上身,无论是宽松款还是修身型,甭管是亚麻还是全棉,都会瞬间在我身体上爆发严重的冲突。
那是一场“正经”与“不正经”的战争。
白衬衫所带来的干净、洗练以及一些些雅致都与我严重错位,我的长发与丰富搞怪且略带些滑稽不羁的眉眼表情,就像几滴坠入水缸的墨一般,试图去打破这件白衬衫所带来的所有优点。
最终,墨不是墨,清水也不再清,只剩一缸污浊。
其实不止是白衬衫,也包括不那么宽松的黑色西装外套,贴身款的牛仔裤,都与我格格不入,一上身,就像过敏一般,浑身不自在,连盯着镜子的眼睛都百般煎熬。
除开白衬衫,我又实在偏爱衬衫,我喜欢衬衫的规整,还有它对身型的修饰,它让双肩平坦,肩脊挺拔,当在颈上系上蓝染方巾或者戴上波洛领带又会迎来一种介于正经与不正经之间的假正经姿态。
那会带来另一种魅力,那是假正经的真正迷人之处,在得体之余,微带些Dirty。
如今,在我的衣柜里居住着很多衬衫,有红色的、绿色的、深蓝的、深灰浅灰、蓝白条纹的、蓝牛仔黑牛仔的,唯独没有那件,白色衬衫。
️不羁放纵爱绿马
绿马,不是马,但的确是真绿。
它是一辆绿色的单车。是在三年多之前,我送给自己的二十六岁生日礼物。当时正值疫情的尾巴,只不过当时的我们还并不清楚,只是希冀如此。
绿马这个名字是在定车时就定下的,它还有个不怎么洋气的英文名儿—— Green Code,这同样是种希望,希望它无地儿不可去,无路不通行。
我是从一家叫Two Wheels的店定制的它,整体是复古休闲单车的车型,选了邮绿的车身,深棕色的皮座包与把套相互呼应,车轮是细公路轮,再配上了我另买的银色复古前灯之后,私以为,尤其有样儿。
它时常作为我穿搭出行的必要单品,有为一身衣服额外加分儿的意思,就像信心十足地做完了一套数学题,又恰好把附加题答得漂亮的那种自得。
无论是一身牛仔,还是硬质工装,或者休闲常服,它都能来者不拒地衬得有模有样。
当我骑着它出门,哪怕是去上班,也都会更乐意几分。当然,最爱的还是骑着它下班,从公司楼下的非机动车停车库缓缓地推它上地面,然后跨上去,放肆地蹬,如果恰逢落山的夕阳,那又是另一幅绝美的画,怎么骑都得意,得意到忘形。
且每次骑着绿马向前蹬行时,我都会想起「坏孩子的天空」中,结尾那段自行车的桥段,那种面对模糊的前路,仍然保持无知无畏的少年气的姿态,潇洒不羁。
我爱绿马的绿与不羁,它自有畅行前路的果敢,且同样有那个本事。当我骑上绿马,与它同行时,我好像,和它共同拥有了,这份不羁。
️旧衣永续
一直以来,我都相信这个世界上并不需要制造那么多新的东西,包括制造任何一件新的衣服。
而且我并不介意穿一件旧衣服,无论它的前主人是哪个国家,哪个年代的人,它都只是一件在被清洗干净后仍可以穿着上身的衣服。
这可能与我打小就穿过表哥、堂姐们穿剩不要的各种衣物直至长大有关,那时是因为家境,没得选,对一个生活都成问题的家来说,买新衣服是排在最后最不紧要的那件事情。
想来也难过,小时候几乎没穿上过几件合身的衣服,它们要么松、要么紧,要么还带着小姑娘喜欢的蕾丝与花边儿,它们本不该属于我,但就是这样戏剧性地扮在了我的身上。
随着长大,我当然也陷入过报复性买新衣的阶段,而且不买oversize、也不穿什么流行的廓形,偏买那些合身的衣服。不断买,也在不断丢,不断换,衣服变得像快餐,快速享受,更快速地抛弃,循环往复。
直到有天我接触到了古着,那时古着还便宜,是真的值得淘,用低廉的价格,精心挑选一件从时间河流中漂泊而来的衣物。
它也许是上个世纪时兴的款式,也许还有衣标,能看清品牌,或真或假,它也许只剩水洗标,或者在袖口、内里留有上一任主人的名字,这都成了这件衣服的一部分。它们让这件衣服,更值得被了解,覆着一层层神秘且诱人的气息。也像一本流传了许久的书,或许还不能被称之为经典,但肯定比当下的畅销书更耐读。
所以我爱逛古着店,去其他城市旅游时,也会把古着店当作一个必选项,用古着文化作为了解当地的切口。
多抓鱼,是我来到上海后才出现的小众商店,最初只是出售二手旧书,我曾在这儿购买了上百本书,后来拓展了二手衣服的业务,常逛常新,不同于其他古着店的是,多抓鱼多有些靠谱的品牌,更像古着店里的精品店,包括我喜欢的拉夫劳伦、Barbour、45R等等......
这里集合着各种旧衣的可能性,它们大多都有良好的品质,这为它们更长期的存续提供了基础。
我跟林常去多抓鱼打捞新鲜的旧衣,运气不错的时候,可以偶遇到款式及价格都恰好的缘分,当觉得款式不错,但价格略贵时,我们也会鸡贼地拍下衣服的模样,去闲鱼再看看缘分,久而久之,总有些满意地收获。
如果你也在上海,如果你会路过、短暂停留在上海,不妨去多抓鱼的店里看看,去那儿见见素未谋面的旧衣朋友们,体验体验,让上一位主人不愿再穿的旧衣在你我的身上存续的感受。
️不只为运动而穿
有关运动的衣装鞋袜,很容易就被归类成「运动装备」,强调其功能性,易遗漏其美观性。
这也许是个国民级的误判,不信你瞧那些运动服装店里,最好卖的一定是瞧起来不怎么好看的那一款。这当然与审美相关,跟对运动服装的理解紧密连接,更与文化内核有错接盘根的关系。
在我们的文化里,讲究谦逊得体,避免张扬的个性外露,无论在哪儿,甭管是饭桌还是球场,但凡乖张一些,热血一些,不一样一些,都会受到老传统们的非议。
一个相对舒适的审美体系,一定是包容的,可以允许人们穿得简单基础,也要让复杂、花哨、个性的装扮拥有自由。运动服装,当然也包含在内。
运动,其实是另一种表演。运动场,亦是一片无需真正观众的舞台。我也将这样的想法,映射在我的运动穿衣风格上。
️三只邮差包
依我对「包」的有限理解,首先,它必须得能装下点儿东西,不用奇大,但一定不能过小,至少得有全身上下的口袋加起来那么大,且得装得下13寸的Macbook;其二,它定然需要省力好背,不用特轻,但怎么着也不能像块儿铁锭,而且得有肩带,能斜挎则顶顶好。
照着这两个朴素且与时髦去之甚远的标准,我能找到的灵魂「包」侣,只能是邮差包。
邮差包,我共有三只心头好。它们材质不同,大小不同,也风格不同,几乎能搭全我的所有风格。
那只最早跟我的,通体厚实的黑色帆布材质,包底与四角有牛皮包裹,更耐磨。阿美咔叽的风格,简约、实用、口袋无数空间广阔。当我需要短途出差,或者要带些什么出门时,我会选择与它同往。配牛仔或者工装都好,有一股随时都可以去流浪的潇洒,我很喜欢。
第二只最常跟着我上班通勤,是一只FREITAG。它是卡车篷布的材质,颜色上绿与银占主色,带有黑色的包边。尺寸刚好能装下电脑,也能再放进些书、酒,符合大多数人对都市感的认知。背感上,轻便且自在,是那个不假思索就会直接背上出门的那一个。
最后那只来自闲鱼,在被我接回家之前,它已经在我闲鱼的收藏列表里待了快2年。那两年里,我时常会打开闲鱼,点进它的页面一遍遍看,一遍遍犹豫,要不要花3500多块买下这只——马吉拉牛皮邮差包。
它的模样绝美,咖棕色的牛皮,泛着时光抚摸过的油亮,包型雅致,但厚实且略带些粗旷的牛皮又带来了些痞劲儿。
它也绝对符合马吉拉的设计风格,总要有点儿不拘一格的元素,例如:它是只反过来背的包。包的背面朝外,马吉拉的四根缝线的LOGO也在那里,这也被我看作它叛逆、痞劲儿的一部分。
当我想让今天有些不同时,我会背上它,人仗包势,招摇过市。巧的是,它也恰好放得下电脑,也不知是不是我这天选打工人的精神在作祟,在刚拿到它之后,看着电脑能恰当地放进包里的那一刻,我痛快地吐出一口气。
️结尾
这个集子虽名为指南,其实也只是我对自己穿衣打扮的有限总结,难以为任何人的穿搭带来有效建议。
毕竟,穿搭这事儿,本质上就是自我的外在显露,实在私人,且绝无对错。大可将对生活的态度,以及今日的心情穿扮在身上,更无所谓“正经”与否,自己顺眼即是完美穿搭。而每当清晨,当我们打开衣柜,在衣物、配饰间寻觅今天的自我,又会在新奇灵感的涌现之间,对着镜子,见证了自我的迁变。
️今天的内容来自每日书OOTD主题班
️在每日书,记录你的生活️
️6月每日书报名中️
️期待你的书写!️️
点击小程序报名
️虚构 Fiction
(中文,报名中,每月开展)
(英文,进行中,每月开展)
大师工作坊
(中/英文,敬请期待,2025/07)
(英文,报名中,2025/05)
类型小说
(英文,已完结,2025/04)
️非虚构 Non-Fiction
(中文,进行中,每月开展)
(英文,报名中,每月开展)
(英文,进行中,2025/03)
️剧本 Writing
(中/英,敬请期待,2025/09)
️诗歌 Poetry
里所诗歌工作坊(中文,敬请期待,2025/08)
(中文,2023)
️每日书 Daily Writing Community
(中文,报名中,每月开展)
6月万物可爱主题班(中文,报名中,每月开展)
共写班(中文,进行中,每月开展)
自由书写班(中文,进行中,每月开展)
Daily Writing(英文,每季度开展)
️线下活动 In-Person Events
写作聚会(北京/上海,不定期举行)
在地写作
(2017,上海)
️出版 Publishing
出版作品
……
文学经纪
合作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未读、天津人民出版社、微信读书……
新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