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再奢华的饰品 也比不过东汉的这串玛瑙项饰
女明星的天价耳环引发了一场舆论风波,但这些奢华的现代工艺,在古人的饰品面前总显得不够华贵夺目,比如这件来自千年前的东汉玛瑙珠间金管项饰。
东汉玛瑙珠间金管项饰珠径0.6-0.9厘米,金管长1.1厘米,宽0.7厘米,悬长约98厘米,由266颗玛瑙珠和6根金管组成。每颗玛瑙虽然大小不一,但都呈现艳丽的橘红色。圆筒状的金馆点缀其中,红黄相映,更显贵气。
玛瑙史称“琼玉”“赤玉”,魏文帝曹丕在《玛瑙勒赋(并序)》中说:“苞五色之明丽,配皎日之流光。”就是在赞美它的美丽。由于色泽艳丽、纹样美观,品类繁多,玛瑙自古就受到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和高门贵妇的喜爱,尤其是红色玛瑙,经常被加工成各种首饰。
东汉玛瑙珠间金管项饰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玛瑙还是古代七宝之一,一直被赋予辟邪、护身的作用,释智圆在《玛瑙坡四咏》中写“玛瑙坡前石,坚贞可补天”,不但把玛瑙和女娲补天的奇石联系在一起,还赋予它高贵的品质和不凡的价值。因此古人用玛瑙制成的饰品除了因其美丽和彰显身份外,还有护身符的作用。也因此,玛瑙也常常出现在随葬品中。
东汉玛瑙珠间金管项饰也是一件随葬品。1981年出土于吉林省榆树县老河深1号墓。1号墓是老河深墓地的一座大型墓葬,随葬品相当丰富,除了这件玛瑙项链外,还有金耳饰、金银指饰、银镯子等,推断墓主人生前可能是一位拥用大量财富的女性。
如今这件玛瑙项饰已成为吉林省博物院的镇馆之宝,虽然历经千年风霜,依旧展示着它的美丽与奢华。每一抹温润的色泽、每一道岁月的痕迹,都将历史的厚重与华贵凝结成永恒的惊艳,绽放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殷维
️制图 宁静
️图片素材 吉林省博物院
初审: 鞠华军 复审: 侯薇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