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夫妇捡到黑人女弃婴,众人一片嘲讽,如今养大后大家羡慕不已
她身高1米7,体重仅40公斤,身材曲线优美,一双修长的大腿纤细笔直,仿佛天生就是为穿衣展示而生的模特。
她有一张标准的鹅蛋脸,五官精致立体,深邃的大眼睛流露出浓郁的异域风情,每一个眼神的转动都仿佛一阵暖风拂过繁忙的人群,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
然而,当她开口讲话时,所有的魅力瞬间转变,语调从高贵优雅变成了质朴的乡音。网友们开玩笑说:“闭嘴时是国际超模,开口时却回家做馏馍。”甚至有人调侃道:“河南什么时候与东南亚接壤了?”
她的名字是范梓鹤,2002年由一对河南夫妻收养,因为一条短视频迅速走红网络。
范梓鹤的身份证上写着2002年出生,家住河南平顶山汝州县下辖的大峪乡范庄村。然而,她从小的样貌与村里的孩子截然不同,连她的养父母也觉得她长得与自己家族的面孔格格不入。
因为她并非范家亲生,而是巴勒斯坦的弃婴,身上有着纯正的巴勒斯坦血统。她那黝黑的皮肤、立体的五官、棱角分明的下颌线、修长的四肢以及宽肩窄腰,随着她的成长,越来越展现出浓厚的异国风情。
尽管她的外貌非常独特,范梓鹤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外国人,毕竟她从小就生活在范庄村,村里的生活和周围的乡亲们成了她的一部分。
她的故事要追溯到20年前。老范夫妻俩都是农民,婚前家庭并不富裕,两人一直拖到快30岁才结婚,在村里算是属于晚婚一族。
婚后,夫妻俩没有孩子,他们决定去巴勒斯坦的首都伊斯兰堡打工,计划攒点钱回来盖房子后再考虑要孩子的事。
2002年的一天,老范和妻子下班时,忽然听到路边草丛中有婴儿的哭声。四周宁静,没有其他人,夫妻俩便顺着哭声找去,结果在一个纸箱里发现了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女婴,似乎因饥饿而哭得虚弱无力。
妻子赶紧将孩子抱起安抚,但等了很久,依然没有人来找这个孩子。最终,夫妻俩决定将孩子带回宿舍,托工友帮忙寻找父母,然而半个月过去了,依然没有任何消息。
那时,巴勒斯坦正陷入战火,生活极其艰难,首都也未能幸免。考虑到这个婴儿可能就是被抛弃的弃婴,夫妻俩最终决定收养她。
在妻子的悉心照料下,婴儿很快恢复了健康,医生的检查显示她没有任何先天性疾病。于是,夫妻俩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收养这个孩子。虽然周围的人劝他们要三思,但他们觉得,这是命运的安排,是一份跨越千里的缘分,他们不能辜负。
几个月后,老范辞去了在巴勒斯坦的工作,带着女儿回到了河南老家。回到家后,老范第一件事就是去当地派出所给孩子上户口,并为她取名范梓鹤,寓意平安吉祥。
当时,村里的人都纷纷传闻老范抱回了一个“洋孩子”,有些人好奇,有些人八卦,还有些人则认为老范夫妻家日子都过不下去了,竟然还收养了一个孩子。
不管别人怎么说,老范夫妻已经决定,范梓鹤是他们的女儿,之后他们再也没有生育过其他孩子,而她就成了他们心中的“小公主”。
其实,老范夫妻的经济状况并不宽裕,毕竟在巴勒斯坦的工作收入并不丰厚,回国后只靠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和偶尔外出打工的收入生活。然而,尽管如此,他们依然尽全力给范梓鹤最好的生活。
童年时期的范梓鹤常常感到自卑,尤其是她与其他村里的孩子相比,肤色显得特别黑。虽然村里的孩子们也大多在阳光下晒得皮肤黝黑,但范梓鹤的肤色与他们不同,显得特别显眼,因此总有孩子追着她喊“小黑妮儿”,她每次听到这些话,都忍不住泪流满面地跑回家。
那时,老范夫妻并不完全了解如何跟女儿解释她的跨国身世,但看不得女儿受委屈,养母每次听到别人笑范梓鹤黑时,都会生气回怼:“我们黑是健康,黑也漂亮,吃你家米饭了要你管?”
有了母亲的支持后,范梓鹤也开始学会反击那些嘲笑她的人,逐渐不再轻易哭泣,长大后,她也不再在意这些玩笑话了。
老范夫妻从来没有打算隐瞒范梓鹤的身世。她上学后,他们坦诚地告诉她了真相,并且表示,如果她长大后有意回到巴勒斯坦寻找亲人,他们绝不会阻止她。
然而,范梓鹤对于巴勒斯坦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对她而言,那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像是地图上的一个小图标,跟她的生活没有太大关系。
她和村里的孩子们一样,生活在乡间田野中,喂鸡砍柴、摘果子、挖花生,说着一口流利的河南话。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异国面貌越来越明显,每当有新朋友见到她,都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她也通过新闻和网络,逐渐了解了巴勒斯坦,得知自己出生的国家依然深受战火侵扰,意识到如果当时不是父母将她捡回,自己或许早已在战乱中死于无辜。
因此,她对养父母的感激之情愈发深厚,在她眼中,若没有他们,她也许永远没有机会拥有今天的安稳生活。与此同时,她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因此每当有人问她是不是外国人或混血时,范梓鹤总是自豪地告诉对方:“我是中国人。”
在她的养父母无微不至的宠爱下,范梓鹤在这个并不富裕的农村家庭里长大,成为一个天真善良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