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市第六中学4名学生街头扶车视频在网络爆火——​这堂马路边的“德育课”何以感动全网?

2025-05-22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5月16日傍晚,正值晚高峰时段,在延吉市长白山西路与河南街交会处,一位老人的三轮车侧翻在马路中央,老人一时难以扶起车辆,此时周围车流不断,情况十分危急。就在老人孤立无援之时,四名身着校服的女学生恰好路过此地,她们迅速冲上前去帮助老人将侧翻的三轮车扶正,并帮忙捡拾散落的杂物……这一暖心场景被市民拍摄下来上传到网络,获得全网转发和盛赞:“好孩子,你们的人生已经是满分了!”“这就是教育的力量!”……网友们备受感动,纷纷在评论区留言。

经了解,这四名学生均来自延吉市第六中学,分别是七年级的高之玉、李秋莹和九年级的张茹玉、张玉茹。

张茹玉和张玉茹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她们说,当时并没有多想,看到老人需要帮助,本能地冲了上去,帮助他人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每个人应尽的社会责任。“老师曾在课堂上讲授《有为有不为》,帮助他人我们也能从中获得快乐。”李秋莹说。高之玉对意外“走红”感到惊讶:“小事而已,能帮到他人就很开心。”质朴的回答,折射出新时代少年在“德育为先”的教育浸润中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

5月19日,延吉市第六中学举行争创文明校园表彰仪式,四名学生获评“最美六中人”。该校副校长丁元彩表示,这四名同学在面对他人困境时,不冷漠、不旁观,积极主动伸出援手,正是学校德育教育成果的有力体现,她们用实际行动为同龄人树立了榜样,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品德教育、激励更多学生弘扬正能量,让温暖与善良在校园内外持续传递。

据悉,延吉市六中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首要任务,把“全面合格,做最好的自己”作为育人目标,构建“课堂教学+校园实践”双轨德育模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小学生守则》和延吉市六中文明公约为准绳,不断教育引导学生争创文明校园,争做文明六中人,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起看似偶然的街头助人事件,实则是德育落地生根的必然。当教育回归“育人”本质,当越来越多青少年在生活中践行“有为有不为”,当文明公约从墙上的文字变为脚下的担当,教育便完成了从知识传递到价值塑造的升华。正如网友评论:“这一刻,真正看到了教育的意义!”

编审:晨晓

总编:王兴科

监制:李珺凌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