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惨了!真丝和桑蚕丝竟是两码事!看懂不被坑钱!
你以为的真丝可能根本不值那个价!商场里标着"真丝"的围巾,回家洗一次就报废;号称"桑蚕丝"的睡衣,穿三个月就起球。那些标着"100%真丝"的商品,可能连蚕丝的边都没沾上。
市场上"真丝"二字就是个筐,什么丝都敢往里装。有些商家把化纤面料烫个亮光,就敢标着真丝卖高价。见过最离谱的是塑料拉丝做的窗帘布,吊牌上赫然印着"高级真丝缎"。
真正金贵的桑蚕丝从来不说自己是"普通真丝",就像茅台不会管自己叫"白酒饮料"。江南丝绸厂的老师傅说过:"桑蚕丝是皇帝,其他蚕丝顶多是王爷,那些化纤仿丝连太监都算不上。"
摸过纯桑蚕丝的人都知道,那手感像是把晨雾织成了布。这种面料抓在手里会自己往下滑,叠起来能塞进火柴盒。反观某些"真丝"睡衣,洗过水后硬得能立起来,穿着睡觉像裹了层油纸。
有次亲眼见人用打火机烧样品。桑蚕丝烧完是一撮白灰,带着烧头发的焦香;化纤仿丝烧完冒黑烟,结成黑色硬疙瘩。这法子比什么检测报告都管用。
好桑蚕丝夏天穿身上像会呼吸,汗出再多也不粘皮肤。去年三伏天试过件桑蚕丝衬衫,顶着日头跑业务,后背愣是没闷出痱子。化纤仿丝这时候就现原形,穿久了腋下发黄,还容易闷出馊味。
真见过商场甩卖的"特价真丝",标榜"耐洗耐穿"。买回家才发现是涤纶混纺,洗衣机转两圈就起毛球。说到底,越娇贵的东西越金贵,那些号称"随便造"的,多半是李鬼。
杭州丝绸城的水深得很。同样标着"100%桑蚕丝",有的一米卖三百,有的敢叫价三千。关键得看丝巾的姆米数——这个数越大料子越厚实。6姆米的丝巾透着光能看清指纹,16姆米的拎起来坠手,这才是真货。
最近直播间的"真丝"大战才叫离谱。某网红拿着化纤围巾当桑蚕丝卖,还信誓旦旦说火烧验货。结果买家收到货,打火机一点就冒黑烟,退货还得自己搭运费。
挑桑蚕丝记住三字诀:看标牌、摸质感、闻味道。正规品牌会直接标"100%桑蚕丝",含糊其辞写"真丝"的要多留个心眼。真料子对着光看有珍珠光泽,搓起来沙沙响,凑近闻带着淡淡的蚕蛹味。
洗衣机劝你别碰真丝。见过最讲究的阿姨,洗桑蚕丝旗袍要用矿泉水,说是怕自来水里的氯伤布料。虽说过分讲究,但好料子确实得供着养。要是图省事,不如直接买化纤——反正都是穿个样子。
你买丝绸踩过哪些坑?评论区等你来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