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案,服装老师可参考,才智服装

2025-05-21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男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才智服装整理》️教案

️第一部分教育目标

️一、理论教育目标:

男装结构制图是结构设计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了制图的方法和了解男体的体型特征及比例关系,以及了解男装的种类、功能、服装标准化概念、才能更准确地将结构设计表现出具有平面分解、展开的衣片符合人体的立体形态的造型效果。

️二、能力培养目标:

了解男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制图的基本知识、制图要求与规范和制图的一般步骤。(原型制图法、基型制图法)熟悉男装的基本结构与构成规律及男装讲究大方、端庄、挺括、追求粗犷、豪放的阳刚之美的特点,再用结构设计与制图表现平面或立体造型效果,为设计男装及制版与缩放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理论与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

概述:

第一节:男装的基本型构成

第二节:男装的结构分析、

第三节:男装结构设计与制图

第四节:男装整体结构设计与变化

️概述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

了解男女体型特征的差异,对构成服装后的风格要求有所不同。掌握结构制图的基型法及制图步骤,能准确地对男装衣身、衣袖、衣领基本部位的制图及其对各部位的结构设计与制图,最终掌握男装整体造型设计与变化。

教学要求:

1.根据人体外形特征和关节活动特点,画出人体20个主要部位。了解人体各部位与服装相对应部位的关系。

2.明确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知识、制图要求与规范和制图的一般步骤。

3.正确审视服装效果图,服装部位的吻合、服装部件的组合。

4.掌握男装整体结构设计方法与结构要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男装的基本型构成

男装同女装一样,它是有衣身、衣袖、衣领等部位组成。由于男女在体型特征上存在的差异,对构成服装后的风格要求有所不同。男装讲究大方、端庄、挺括、追求粗犷、豪放的阳刚之美,而女装则体现轻盈、圆顺、舒展、具有纤细、活泼可爱之美。因此男装和女装的基本构成是不同的,他们个具特征不能相互通用。男装与女装相比,男装比女装简单的多,在款式上变化也少。但他们之间可以相互应用和借鉴的。

️第二节️男装的结构分析

️一、男女体型比较

体型的差异不仅反映在男女性别上,而且还反映在年龄、职业、生活习惯等因素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型特征,高矮胖瘦各不相同。下面将男女体型作比较是以正常型体型作为依据的。

  1. 以男女体型绝对值作比较
  1. 男子身高,女子身矮
  2. 男子肩宽,女子肩窄
  3. 男子胸部厚,女子乳房高
  4. 男子颈围粗,女子颈围细。
  1. 以男女体型相对值作比较
  1. 男子胸、腰、臀落差小,女子胸、腰、臀落差大。
  2. 男子臀部窄而厚,女子臀部宽而圆。

二、男女衣身基型比较

男女体型特征的不同,必然引起基型结构的不同,以男女体型绝对值作比较,男装衣身基型各部位规格均比女装衣身基型各部位规格大。

  1. 男装后腰节长于前腰节,女装前后腰节基本平衡
  2. 男装结构简单,女装结构复杂
  3. 男装无胸省,女装设有多省
  4. 男装前后袖山高落差大,女装前后袖山高落差小
  5. 男装肩斜度是后斜前平,女装肩斜度是前斜后平

    1. 男装结构设计与制图

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很多,按其设计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即平面构成法(平面结构设计)和立体构成法(立体裁剪)。

  1. 平面构成法

平面构成法是以服装效果图为依据,运用一定的计算方法,在纸上和布料上绘制出款式的平面结构图的设计方法。一般有原型法和比例法。

  1. 立体构成法

立体构成法是直接在人体或人体模型上塑造服装。早在公园13世纪前后,欧洲的一些国家已经利用立体裁剪法裁剪服装,并沿用至今。

  1. 两种构成方法的关系

平面构成法和立体构成法在结构设计中相辅相成,兼而有之。平面构成法一般侧重比例关系,其作用是将人体的立体形态分解、展开成若干不同形状的平面裁片。立体构成法则侧重整体造型,其作用是创造服装整体与局部的立体形态。

平面、立体构成的训练,都有利于掌握服装的衣片的平面和立体形态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平面制图中结构线的设计提供造型依据。

结构制图是以人体体型、服装规格、服装款式、服装材料的质地性能和工艺要求为依据,运用制图方法在纸上、布料上画出服装衣片、部件的平面结构图才智服装技术754093490。

装制图符号是传达设计意图,沟通设计、生产和管理部门之间的技术语言,是组织生产的技术文件之一。画图表示。

    1. 男装整体结构设计与变化

现代服装整体结构设计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构成服装各元素、各部件、各部位以最佳方法组合,从而构成具有较强实用性、较高文化艺术品位的服装成品。

  1. 服装效果图的审视
  1. 服装款式廓型类别:服装廓型分为六类有H型A型V型T型O型X型。是审视服装效果图中最先考虑的因素。
  2. 服装的功能属性:是指服装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也是服装效果图的表象直接反映的内容。如:(1)服装类别有礼服、职业装、外衣。(2)服装穿着对象有民族、性别、阶层、体型、脸型、肤色。
  3. 服装款式规格、服装工艺处理形式
  4. 服装结构关系的分析:根据效果图中衣领、衣袖、衣身等主要部位的特征及相互组合形式。
  1. 服装部位的吻合
  1. 衣领与领口的吻合
  2. 袖山与袖窿的吻合
  1. 服装部件的组合
  1. 结构线的设计对服装部位组合的影响

结构线是指能引起服装款式造型变化的服装部件外部轮廓线和内部缝合线。例如,止口线、领口线、底边线、袖山线、省缝线、侧缝线。

  1. 服装部位的组合与款式造型均衡性设计
  1. 点、线、面设计与款式造型的均衡。黄金分割率和形式美法则。
  2. 局部结构组合对服装整体平衡的影响。
  3. 服装材料与款式形态平衡的设计。

️实践教学

️实践️1️《男装的基本构成》

️一、实践目的:

本练习的目的是

1.掌握男装的基本型,(衣身、衣领、衣袖)懂得制图规格、制图方法与步骤。

2.能准确审视男装款式图,结构线条准确、流畅。

️二、实践准备:

1.教师在练习前应为学生讲解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2.制图工具:铅笔、直尺、三角尺、曲线板、绘图纸、牛皮纸、白卡纸、软尺等工具。

三、️实践要点:

1.掌握正确的制图方法、各线条符号、代号用途的一般规定和标准概念。

2.制图所表达的造型要准确、到位,注意结构线条的流畅、框架线与结构线的区别,外轮廓线明显。

️四、实践安排:

1.地点:教学楼

2.学时:4学时

️五、实践资料:

️六、实践步骤:

(一).教师与学生同步进行,教师在黑板制图按1:1比例进行示范,学生按1:5比例完成。(衣身、衣袖、衣领)

(二)学生再按1:1比例在牛皮纸做练习,此练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三)练习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男装的基本型(衣身结构图)图1

(1)制图规格:175/92A。

衣身原型是以胸围、背长、肩宽尺寸为主要制图依据的,其规格选取为身高一般男装的放松量18---22cm。(包括套装)

号型:175/92 胸围B=114cm 背长L=42cm 肩宽S=46cm

(2)制图步骤:

后衣身片:

后中心线:垂直画一条竖线(背长24cm),或取身高的1/4cm。

上平线:在(1)线的基础上画(1)线的垂线为上平线,再向上取2.5—3cm,与上平线平行。

腰节线:取背长42cm+2.5cm,画与上平线平行。

袖窿深线:取B/5+4cm=27cm,或B/6+8.5cm计算。从背长算起。也是胸围线B/4=28.5cm。与上平线平行。

后领口宽线:取胸围0.08B=9cm。

后领口深线:取后领口宽的1/3=3cm。

后肩斜线:以15:6.5cm比值,从上平线往下画作肩斜线。

后肩宽:在后肩斜线上确定肩宽点S/2。

背宽线:应从中心线算起画平行线再退进2.5cm,为后背宽线=20.5cm。

前衣身片:

前中心线:前上平线:前腰节线:前袖窿深线:B/4作延长线并相互平行。

前领口宽线:以后领宽(胸围0.08B=9+2=11cm)。

前领口深线:定点0.08B=9cm。

前肩斜线:从前领肩点量15:5比值。

前肩宽:以后肩宽退进0.7cm为前肩宽。

前胸(平)宽线:以后背宽20.5cm—1cm=19.5cm。

前胸围线B/4=28.5cm。

男装衣身结构图

2.男装衣袖结构图

(1)制图规格

男袖原型是以袖窿弧长与袖长为主要依据的,其规格取:

袖长SL=62cm 袖窿弧长AH=56cm。

(2)制图步骤

男装袖片框架图;

前袖侧直线:首先画出基础直线。

上平线:垂直于前袖侧直线。

下平线:(袖长线)

后袖侧直线:按1/5胸围作前袖侧直线的平行线。

袖斜线:按1/2AH+.05cm(由后袖侧直线偏进1cm为起点)

袖山深线:按袖斜线与袖宽线的交点为一端量至上平线,两边等距离平行。

袖肘线:按袖山深的2/5量至袖长的1/2。

后袖侧斜线:在上平线上,由后袖侧直线量进1cm取点,袖上深线与后袖侧直线交点,两点连一斜直线。

袖中线:取袖宽大-1cm两等分取中点,作垂直于上平线的直线。

前偏袖直线:取3cm左右相等。

男装袖片结构图:

男装袖片结构图

  1. 男装衣领结构图(西装驳领)

️实践️2 ️《男装的结构分析、结构设计与制图》

️一、实践目的:

本练习的目的是

1.掌握男女体型比较、以男女体型绝对值作比较、以男女体型相对值作比较。

2.结构设计与制图实例:掌握男西服的结构制图方法与步骤,因为男西装是男子服装中最为典型的服装之一。

3.能准确审视男装款式图,结构线条准确、流畅。

4.掌握男西服的排料。

️二、实践准备

1.教师在练习前应为学生讲解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2.制图工具:铅笔、直尺、三角尺、曲线板、绘图纸、牛皮纸、白卡纸、软尺等工具。

️三、实践要点

1.制图所表达的造型要准确、到位,注意结构线条的流畅、框架线与结构线的区别,外轮廓线明显。

2.在结构分析过程中,注意服装平面与立体之间的关系。

️四、实践安排

1.地点:教学楼

2.学时:8学时

️五、实践资料

️六、实践步骤

(一).教师与学生同步进行,教师在黑板制图按1:1比例进行示范,学生按1:5比例完成。

(二)学生再按1:1比例在牛皮纸做练习,此练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三)练习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制图依据:外形说明:1.款式特征是平拨头、单排扣、前片钉扣两粒、左右袋各一个为双嵌条、加袋盖。2.收要省、腋下省。3.后片中缝开背缝。4.袖型为两片袖。袖口开叉钉扣三粒。

2.材料选择:各种毛料或毛涤、呢绒等。

3.放松量:B=18---22cm。

4.制图规格 号型 175/92B 单位:CM

L B N S SL WL

73 110 40 46 58.5 42.5

(1)男西服前后衣片框架图与结构图:

(2).男西服领片框架图与结构图:

(3).男西服袖片框架图与结构图

(4).男西服排料示意图:

男西服马甲(背心)结构图:按西服结构图配制。

️实践️3️《男装整体结构设计与变化️-----️中山服结构制图与款式变化》

️一、实践目的

本练习的目的是

1.通过对男装整体结构设计与变化的练习,在此基础上对服装款式造型、功能、用途、季节、配料(排料)等诸多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掌握。

️二、实践准备

1.教师在练习前应为学生讲解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2.制图工具:铅笔、直尺、三角尺、曲线板、绘图纸、牛皮纸、白卡纸、软尺等工具。

️三、实践要点

1.制图所表达的造型要准确、到位,注意结构线条的流畅、框架线与结构线的区别,外轮廓线明显。

2.在结构分析过程中,注意服装整体与局部、平面与立体之间的关系。

3.能审视服装效果图、服装部位的吻合、服装部件的组合。

️四、实践安排

1.地点:教学楼

2.学时:18学时

️五、实践资料

️六、实践步骤

(一).教师与学生同步进行,教师在黑板制图按1:1比例进行示范,学生按1:5比例完成。

(二)学生再按1:1比例在牛皮纸做练习,此练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三)练习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概述::中山服的特点是紧封的衣领端正严肃,四个对称的衣袋给人以稳定的感觉,腰部略有收腰,后片不开背缝,据说的为了象征辛亥革命成功,国家统一。整件服装的造型均衡、整齐、庄严、朴实、,已成为我国具有代表性的男装之一。

在结构制图时,肩部的宽度和斜度定点是关键,应主要不要过宽、过窄、过平、过斜它们会直接影响整件上衣的外观造型和审美效果。同时还应注意控制规格,使服装合体。

1.制图依据

外形说明:领型须为立翻领,前片设有四贴袋、装袋盖,收胸腰省钉扣5粒。后片为平后背。袖型为圆装袖,袖口开叉钉口3粒为装饰。在领子、袋口、胸袋、袋盖、门里襟、止口均缉明线。

2.面料选择:各种毛料或毛涤、呢绒等。

3.放松量B=20---22cm;

4.制图规格 单位cm

号型 L B N S SL WL

175/92B 74 114 45 46 60 43

(1).中山服领片框架图与结构图--------------学生服领片结构图:

(2).中山服前后衣片框架图与结构图:

(3)根据中山服的基本造型来进行变化,学生服与中山服其不同点是:

学生领与中山服领不同,学生领只有立领部分,没有翻领。

中山服4个贴袋,学生服借鉴了西服的袋型为开袋,上一个,下连两个大袋。

学生服袖口没有开叉(装饰)

中山服袋盖有开眼,学生服袋盖不开眼。

学生服

1.制图依据:外形说明:领型为立领,前门襟钉扣5粒,三个开袋,袋盖无开眼。后片为平后背。袖型为圆装袖(装饰),无开叉领子、袋盖、前门里襟均缉明线。

2.放松量B=20cm 材料可选择:毛料、毛涤、呢绒、化纤等。

3.制图规格

号型 L B N S SL 前腰节长

175/92B 74 114 45 46 60 43

学生服前片结构制图:

️整体练习:

️一、立领男长袖衬衫:

1.外形说明:单立领(钉扣1粒)或立翻领(钉扣1粒)。前门襟钉扣5粒,前片左胸有一个贴袋。后片设有过肩。袖型为一片袖,装袖卡。

2.放松量B=18---22cm:170/88A 175/92A

  1. 3. 制图规格:自定。

4. 结构要点:

  1. 衣片:B=1/4、袖窿深B/5+5cm或B/6+1+比值15:5.5。前落肩为3cm、后复肩为5---6cm。前后差数为3cm、前比值15:5.5、后比值15:4.5。叠门宽1.7---2cm。下摆呈弧形状。
  2. 领片:单立领:前领宽2.5cm,前领起翘2cm,后领宽3.5cm。立翻领也称上下,上领宽4.3cm下领宽3.5cm,领角部分自行设计。
  3. 袖片:袖褶裥两、三道,袖山高10---12cm,袖衩长9---13cm,袖卡长26cm袖卡宽6.5cm。
  4. 款式图:

二、️男式茄克衫(罗纹领、罗纹袖、罗纹下摆)之一

  1. 外形说明:前中心装拉练,设有弧形风割线,斜插袋。罗纹领、罗纹下摆,罗纹袖口,一片袖。
  2. 放松量:B=25---30cm,170/88A。175/92A。
  3. 制图规格:自定
  4. 结构要点:
  1. 衣片:B=1/4、袖窿深为1/5B+6cm,前、后斜肩比值为15:5和15:6。前撇进门量1.5cm。袋口尺寸长14cm,宽2cm。罗纹宽6cm。
  2. 袖片:袖山深12cm,前、后袖山斜线袖窿弧线长AH/2,袖口大17cm,袖口罗纹宽6cm。
  3. 领片:罗纹宽4cm,领长为实际尺寸。
  4. 款式图:

️三、关门领套装袖长大衣:

  1. 外形说明:领形为翻领结构,单排扣,暗门襟,袖口有袖绊,后背做缝开背衩。

2.放松量:B=25---30cm,170/88A。175/92A。

3.制图规格:自定。

4.结构要点:

  1. 衣片:B=1/4,暗门襟缉明线,前领深为10cm,后领深为2.5cm,前撇进2cm,后背中心撇进2cm,前、后肩斜度比值为15:5cm,袖窿开深2cm,背中心开衩为52cm。
  2. 袖片:前、后套袖袖山深18cm,袖绊宽5cm。
  3. 领片:领松斜线为10.5:5cm,后领宽10.5cm,挖领宽4cm,前领宽10cm,挖领脚变形成为上口直线、下口狐线。
  4. 款式图:

️第三部分 学生学习要求

对学生的要求包括道德要求和实践方面的要求。

1.道德要求:

(1)学生时,应态度端正、认真对待。

(2)在实践时,应触类旁通、目的明确,作风诚实。

2.作业要求:

(1)作好课堂笔记。准确画出人体20个主要部位。

(2)认真完成课堂实践部分的作业,每次作业都要按1:5和1:1比例完成。

(3)掌握男装衣身、衣领、衣袖结构制图的正确方法。

(4)掌握男装整体结构设计方法,包括对各部位的吻合、各部件的组合。

(5)设计男上装款式图1张(8开12款)任选2款作结构制图,按1:5或1:1比例。

(6)根据实际需要和服装流行趋势,设计男装4套,(8开纸)以效果图形式表现,手法不限。

️第四部分️必要说明

️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男装衣身整体的制图方法,掌握服装基础纸样的制作方法和各类男装款式的结构设计。

2、对服装款式的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的整体造型设计

3.要求学生在基础样板的基础上制定系列样板的缩放技术。

4根据实际需要和服装流行趋势,设计男装。

难点:1、在结构设计与变化中能够处理好男装肩部的宽度,斜度以及外观造型和审美效果。

二.教学资料

苏石民、包昌法、李青、《服装结构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次印刷

唐宇冰、《服装设计表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

徐雅琴、《服装结构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

毛莉莉、《针织服装结构与工艺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7

三.教学安排

1、课时安排:

总课时:40课时

学期授课课时:10课时

实践课时:30课时

2、地点:

教学楼

班级:07服装设计与国际贸易

  1. 成绩考核与评价

本考核方式:实操

成绩评定方式:以平时成绩总平均值为期末成绩。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