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瓶 • 扬州博物馆
春日的扬州城,️明月湖波光潋滟,琼花蕾娇艳欲滴。踏着湖畔斑驳的青石道,我走向这座以荷叶造型为设计灵感的博物馆。远观灰黄色的建筑静静伫立,与湖面中的倒影相映成趣,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诉说着️“扬一益二”千年文脉的精髓。因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与扬州博物馆的馆舍合二为一,故也简称“双博馆”。2008年5月,扬州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扬州素来是人文荟萃之地,风物繁华之城,其悠久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今,历史的烟云虽已渐渐消散,但千年遗珍仍在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央视《国家宝藏》纪录片,曾重点推介过扬博馆的镇馆之宝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用精彩剧情还原其曲折离奇的前世今生的故事。此外,在馆内还珍藏着大批珍贵的古籍版片,向人们展示中国古代雕版印刷的精湛传统技艺。
在扬博馆内,专门开设一间国宝厅,其3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仅陈列一件瓷器,这便是一现身便惊艳了世界的️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该梅瓶采用半拟真、半写意的施釉手法,用大面积的钻蓝釉表现辽阔浩淼的海洋与天空,再用淡雅的青白釉涂饰雕刻生动的神龙,表现了神龙出水,御云而行的壮美景象。该梅瓶造型秀美,蓝釉呈色鲜明纯正,代表了古代景德镇窑烧的高超制瓷水准。
该种器型的梅瓶,目前全世界传世仅见三件。一件为宫廷旧藏,现存中国颐和园,另一件藏于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但此两瓶均有残损。而扬州博物馆的这件梅瓶完好无损,器型硕大精美。该梅瓶原是扬州一户普通人家的传家之宝,于1976年以18元售予当地文物商店。经过误读搁置、倒卖辗转,最终才被文物专家一眼相中而成为扬博馆的镇馆之宝。1992年该梅瓶️被国家文鉴委评定为国宝级文物。
扬州是️中国古代雕版印刷术的发祥地,其刊刻的《全唐诗》,以无可逾越的精美闻名天下。在雕版印刷展厅内,30万余片古籍版片在恒温环境中静默陈列。唐宋以降,有无数技艺高超的雕版刷印艺人云集扬州,他们匠心独运、薪火相传,为江南的文化繁荣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展柜中可见明代《金刚经》印版,细腻的木纹间透出佛经经文,让人遥想马可波罗在扬州任官时,这座城市作为国际文化枢纽的繁华盛景。
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扬州2500年的历史在博物馆里浓缩。她的故事如澎湃的广陵潮,高潮迭起,连绵不绝。️书轴画卷载春秋,青瓷秘色映月华,漆器金纹藏星宿,千年文脉润琼花。博物馆里,还有众多可圈可点的江南代表性的珍贵文物。这些静默的青铜器皿、温润的玉器珍宝、斑驳的书画卷轴,无一不在诉说着这座古城如何在历史长河中沉淀出独特的文化基因。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走出博物馆时,夕阳为灵动的荷韵屋檐镀上金边,仿佛是历史长河在此处折成一道温柔的涟漪。文物不言,只有春秋。千百年来,这座文艺范与烟火气并存的城市,一如既往地守护着元代梅瓶釉色的历史温度,篆刻着雕版印刷技艺的往事沧桑,在每个回眸历史的瞬间轻叩着时代的心门,让我感受到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永恒魅力。
️★★★更多的美图美文,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独奏Cica”,带你徜徉最美的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