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母女接力,14年做优一件大衣
今天是母亲节
艾露时装的故事
️是关于两代女性的接力奔跑
️也是母女之间的传承与创新
2011年,母亲叶桂平成立海宁艾露时装有限公司,凭一针一线踏上皮革时尚的征程。
2019年,女儿叶敏敏正式接班,以数字赋能开启品牌智造的篇章。14年来,艾露时装始终践行坚守与突破,用“真善美”诠释“一件大衣的温度”。
近日,发布君走进艾露时装展厅,一件件整齐悬挂的双面呢大衣简约优雅,每一处走线、每一粒纽扣都诉说着对“美”的执着。
时光回溯至2011年,创始人叶桂平 ️以皮衣起家,在缝纫机的声响中,用一针一线为艾露时装打下了品质的根基。两年后,市场风向悄然转变,企业果断转型,将双面呢大衣作为新的支点。如今,双面呢大衣、皮衣、派克服等秋冬女装均有生产,其中双面呢大衣以三分之二的占比,撑起了企业 ️千万级的年产值。
△叶桂平
如果说“70后”叶桂平的时代是 ️“从无到有”的拓荒,那么“90后”叶敏敏的登场则是一场 ️“从有到优”的蜕变。
△叶敏敏
这些年,叶敏敏把 ️设备更新与产品创新作为企业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先后投入数百万元引进自动裁床机等先进设备,提升生产效率、稳定产品质量;每年投入400多万元用于产品研发,年均开发1000多个新款。
今年,叶敏敏趁着生产淡季,又投入几十万元,进行双面呢生产车间的 ️数字化改造,目前已进入调试阶段,不日即可投产。“我们通过拓展3条吊挂流水线,实现双面呢大衣生产过程从裁片到成衣的自动化。”叶敏敏介绍,改造后的车间在满负荷生产的情况下, ️日产量达3000多件,不仅提高了产能,还节约了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比如以前整件组每天只能完成五六百件,现在产能直接翻倍。”
在艾露时装,“真善美”不只是抽象的理念,更是具象的行动。除了对产品“美”的追求,还有对客户的“真”、对员工的“善”。
对客户的“真”,体现在每一件产品的匠心独运。有一次,艾露时装为使产品更具质感,主动升级面料,并以“不涨价”的承诺护航客户利益,最终该产品成为当季市场爆款。对员工的“善”,体现在对每一位员工的关爱有加。️30余间免费宿舍、每日两餐免费提供、困难时及时伸出援手,织就50多名固定员工“以厂为家”的归属感。
发展至今,贴牌代工已经成为艾露时装的“舒适区”。今年,站在产值继续提升20%的门槛上,叶敏敏有了新的想法。
当前,企业正着手 ️筹备自营品牌,最快于今年下半年揭开面纱。“我打算采用线上线下联动的模式,让艾露时装从幕后走向台前,触达更广阔的消费群体。”叶敏敏神采奕奕地说,接下来企业还将成立一个新部门,专注品牌打造,推动产品慢慢从秋冬单品 ️向四季全品类延伸。
眼下,母女俩的接力仍在继续。叶桂平在车间摩挲面料时,依然会叮嘱“要注意针脚的密实度”;叶敏敏在外调研市场时,也不忘关心“员工宿舍还缺点什么”。两代人的身影在时光中重叠,恰似双面呢的正反两面—— ️一面是传统工匠精神的温润传承,一面是创新浪潮下的锐意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