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遂昌探索青年入乡共创模式
江敏、朱敏、黄绮贤
日前,在丽水市遂昌县王村口镇文旅驿站,一场特殊的文创产品设计“头脑风暴”火热进行。15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设计师、自媒体人、产品经理等数字游民围坐一堂,分享设计成果与灵感。此前,该数字游民团队在王村口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红韵新生·旅居共创”活动,运用数字思维对浙西南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生态资源进行创新诠释。
“我们把王村口的竹编工艺与红色文化结合,设计出一款包含DIY竹编小礼盒和陶瓷竹节杯在内的‘挺进师茶礼盒’。”数字游民杨嘉颖展示的文创成果,既活化利用了当地的竹资源,又承载着非遗技艺与红色精神的传播价值。短短一周,团队就为当地“定制”了11项文旅体验设计及文创产品。
“后续,我们会通过‘分成制’合作方式,将其中一部分优秀的共创成果转化为长效化的文旅产品,推动形成可持续的青年入乡共创模式。”王村口镇副镇长徐志健表示。
近年来,伴随数字化与逆城市化浪潮,数字游民群体快速崛起。遂昌敏锐把握这一人才流动新趋势,创新打造“短期旅居+在地共创”模式,并于2024年12月建成全市首个数字游民基地——湖山Cohere青年共创社区。
这座数字游民社区用地面积达8190平方米,集住宿、办公、休闲于一体,4幢建筑错落分布,社区共享厨房飘出咖啡香气,露天讨论区随处可见青年们热烈研讨。自2024年底启用以来,这里已接待数字游民2800余人次,45个面向数字游民的房间入住率达100%。
从事AI互动设计的数字游民李乐军是湖山Cohere数字游民社区中的一员,他坦言,遂昌提供的低成本创业环境、在地化社交网络,让他们获得了事业发展的新支点,所以也想积极融入本地,与乡村碰撞出新的火花。
为了让数字游民从“游”到“留”,近年来,遂昌相继推出十方面助力青年发展的“遂青十条”、迭代升级人才政策,构建起从创业扶持到社群运营的全周期服务体系,为包含数字游民在内的广大留遂青年量身打造发展生态。同时,积极开展“数字游民看遂昌”“数字游民学院”等在地共创交流项目,并逐步在各个乡镇建立起一批数字游民共创实践基地,让青年人才留得住、干得好。
“未来,我们将持续推出各类共创资源,谋划数字游民创业大赛、百名游民进百村等在地共创项目,让数字游民团队真正成为撬动乡村振兴和县域发展的关键变量。”遂昌团县委副书记朱建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