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佐陈志朋异装取悦观众,年轻人取向大变,还是时尚趋势?

2025-04-28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近年来,娱乐圈内男性逐渐走向柔化的趋势愈发明显,真的让人感到震惊。以陈志朋为例,作为前小虎队的成员,自2017年起,他频繁以各种夸张造型示人,像透视衣、五彩头发、紫色丝袜等,屡屡被指“辣眼睛”。

最近,出生于豪门的向佐也开始了类似的转型,身穿女装亮相,比如深V睡袍、公主裙、甚至辣妹装,借此吸引关注,他还自称“向朵花”,在直播和红毯活动上毫不掩饰地展示这一新形象,享受着公众的目光。这种现象对我这样的老派观众来说实在是个大震撼,观看的感觉甚是奇怪,甚至有些反感。

回顾陈志朋和向佐早期的形象,都是阳刚之气十足,线条分明,充满男性魅力。他们为何会选择这样的转型?深思之后,似乎可以归结为当下年轻观众审美取向的改变。如今的顶流明星在拍电影、出唱片上都必须关注市场需求,形象设计自然要随之调整。

想想上世纪80、90年代,那时的社会风气崇尚勇敢硬汉,像周润发、成龙、任达华、刘德华等男星深受喜爱,他们的地位明显高于当时女明星的流量。影视作品也在当时引领着社会的价值观,强调男女有别、责任与道义,促进了一系列硬派大片的崛起。

aspcms.cn

而在如今的社会中,年轻男性的形象渐渐演变出“去性别化”趋势,像中性妆容和柔美气质甚至跨性别表达都成为常态。我认为,这与独生子女政策及物质条件日益优越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

独生子女从小承受了家庭的所有关注与资源,父母在培养时更倾向于全面发展,像舞蹈、音乐、美术等传统上被认为“女性化”的兴趣也被广泛接纳,而体力教育则相对较少。这种没有性别差异化的教育模式,加上缺少兄弟姐妹的陪伴,使得独生子女更多地通过社交媒体形成自己的自我认知。他们被塑造成“花美男”或偶像类型,无疑迎合了这一代年轻人的情感需求。

再说说独生子女的经济条件,通常衣食无忧,使得他们在责任感方面相对缺乏。到了结婚的年龄段,社会压力让他们变得更不愿意结婚和生育,更倾向于追求个人幸福,完全不想承担责任。这个背景下,性别的界限也愈发模糊,导致我们在生理上看到越来越多“男不男,女不女”的现象。

资本的嗅觉敏锐地捕捉到这种趋势,开始通过人设包装来强化“女性化”标签。例如选秀节目里的“小鲜肉”展现出的脆弱感,以及耽美剧中的暧昧美学,都是对传统男性气质的颠覆。这种商业化操作,无疑迎合了Z世代对打破常规的追求,同时通过粉丝经济将性别模糊化转化为消费符号。需要意识到的是,这种“女性化”并不意味着真正的性别平等,而是被娱乐产业操控的表现形式,实质上也仍是流量驱动的产物。

明白了这些,就能更好地理解陈志朋、向佐等人的转型背后的原因了。对这一现象的评价交给社会与历史去检验吧。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