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晋的家庭悲剧,四个孩子三个残疾,晚年才知是自己酿的苦果
在中国电影史上,谢晋的名字如雷贯耳。
他是中国第三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作品如《红色娘子军》《芙蓉镇》《鸦片战争》等,
不仅在国内广受赞誉,也在国际影坛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这位电影大师的人生却并非只有辉煌与掌声,他的家庭生活充满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与遗憾——四个孩子中,三个患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而这一切,直到晚年他才惊觉。
谢晋1923年出生于浙江上虞,出身书香门第,祖上可追溯至东晋名臣谢安。
他的父亲是香港会计师,母亲则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家闺秀。
按理说,这样的家庭背景,谢晋本该走上一条安稳的学术或商业道路,但他却从小痴迷电影,最终选择了艺术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
1943年,他进入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学习,师从曹禺、焦菊隐等戏剧大师。
1948年,他进入电影行业,从场务、副导演做起,一步步成长为新中国电影的重要导演。
1957年,谢晋导演的《女篮五号》开创了中国彩色体育电影的先河,并在国际影坛赢得殊荣。
1961年,《红色娘子军》让谢晋一举成名,这部影片包揽百花奖最佳影片和导演奖,被誉为红色题材电影的标杆之作。
谢晋的电影风格独特,善于将政治主题与人性情感相结合,使作品既有思想深度,又能打动人心。
谢晋的《芙蓉镇》《高山下的花环》《天云山传奇》等作品,生动记录了中国社会的时代变迁,堪称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谢晋在影坛的成功,却无法冲淡他家庭的不幸。
谢晋和妻子徐大雯有四个子女:大女儿谢庆庆、大儿子谢衍、二儿子谢建庆和小儿子谢佳庆。
这个四个孩子中,只有大儿子谢衍是健康的,其他三个孩子都有智力和身体方面的问题。
大女儿谢庆庆智力发育迟缓,虽然能自己照顾自己,但一辈子都离不开家人的照料。
谢建庆(小名阿三)智力发育迟缓,还患有严重的哮喘病,身体也不好,日常起居都需要别人照顾。
小儿子谢佳庆(小名阿四)情况最不好,既有智力问题又经常癫痫发作,完全要靠父母照顾生活。
这样的家庭状况,让谢晋夫妇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尽管谢晋在事业上风光无限,但回到家中,他面对的却是三个需要终身照顾的孩子。
他曾无奈地说:“他们是‘讨债鬼’,我前世欠了他们的,今世来还,可我还不起。”
谢晋导演爱喝酒是出了名的,圈里人都知道他是个"酒坛子"。
他拍戏时随身携带酒壶,甚至在公开场合豪饮白酒,毫不避讳。
年轻时,他并未觉得饮酒有何不妥,甚至认为这是艺术家的豪迈性情。
然而,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他逐渐认识到,长期酗酒可能对后代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谢晋的三个孩子是不是因为他喝酒才残疾的,医学上没法百分百确定,但这个可能性让他晚年备受煎熬。
他曾对好友说:“我这辈子最后悔的,就是没给他们一个健康的身体。”
可惜,醒悟得太晚了。
2008年,谢晋的长子谢衍因肺癌辞世,享年59岁。
谢衍是他几个孩子里唯一没病没灾的,也是他最引以为傲的儿子。
他留学美国,曾执导电影《女儿红》,并协助父亲完成舞台剧《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谢衍临走前,把在美国的资产全卖了回国陪父母,
并在遗嘱上写明:四分之三的钱给弟弟谢佳庆,剩下的四分之一留给父母。
谢衍的离世,彻底击垮了谢晋,他连续四天无法入睡,精神恍惚。
从那之后,他整个人像被抽走了灵魂,走路都摇摇晃晃。
仅仅过了两个月,2008年10月18号那天,谢晋回母校春晖中学参加百年校庆,于酒店内猝然离世,享年84岁。
谢晋导演离世的消息,让整个电影圈都震动了。
他的葬礼上,刘晓庆、姜文、赵薇等众多明星前来送别,数千名影迷自发悼念。
然而,他的家庭悲剧仍未结束——幼子谢佳庆因智力障碍,甚至无法理解父亲的离世,家人不得不对他隐瞒真相。
谢晋的一生,是成功与痛苦的交织。
他留下了无数经典电影,可家庭的不幸,成了他一辈子挥之不去的阴影。
这也提醒我们,个人的生活习惯,可能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而人生的遗憾,往往在晚年才真正显现。
谢晋走了,但他的电影仍在。
他的作品承载着时代的记忆,而他的人生,则留给世人无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