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电影全球推广·展映|《世界日出时》在虚构中寻现实答案

2025-05-24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2025年5月18日17:45,法国戛纳电影市场上,导演祝新执导的影片《世界日出时》成功亮相,成为了戛纳国际电影节中国青年电影全球推广计划的一部分。影片放映后,获得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观众的高度好评与热烈掌声,同时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反馈与建议。

放映结束后,导演祝新与观众们进行了一场深刻的互动交流,分享了自己拍摄《世界日出时》的心路历程及创作背后的故事。这部影片讲述了“人类祖先”露西的故事,触动了导演现实生活中的情感碰撞,特别是与家庭、代际之间的关系,揭示了那些难以言表的情感世界。

电影《世界日出时》时长101分钟,属于剧情片类型,由祝新自编自导,赵晋担任制片。影片主演包括陈燕、王科、王音洁和马越波,制作公司包括浙江铁幕真影业有限公司、杭州午山影视有限公司、午夜失焦(杭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

祝新,这位青年导演,以其处女作《漫游》在国际影坛崭露头角。该片不仅入围了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竞赛单元,还荣登柏林电影节“论坛”单元,赢得了广泛关注和好评。凭借这一独立先锋的作品,祝新也被评为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焦点影人。在此次戛纳电影节上,祝新凭借《世界日出时》再次获得了全球关注,并成功入选了中国青年电影全球推广计划的青年展映。

《世界日出时》讲述了一位独生子女与母亲之间复杂且微妙的亲子关系。一天,导演的母亲突然提出带他去参观一座破旧的老宅,位于远郊的深山中,几乎没有任何生活的痕迹。这座房子是母亲多年来从未提起的秘密。尽管导演未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意,他仍试图在这次不经意的出行中找到些什么。在这一过程中,导演渐渐意识到,母子关系中那种言语无法完全表达的爱与痛,正如电影中的故事一般,触及到了自己家庭的代际痛楚。

影片的情感核心从一开始便建立在对“人类祖先”的探讨上。导演通过故事中的露西这个角色,把人类起源和现代家庭关系相联系,试图在这种“原始”的情感碰撞中,寻找与母亲沟通的可能性。影片通过这种近乎史诗般的比喻,反映了当代人对爱的表达困境,尤其是在典型的中国南方家庭中,那种回避情感真实表达的矛盾。

导演祝新在映后互动中,感谢了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的支持,并谈到影片创作的初衷。他表示,《世界日出时》的创作源于一种逃避——在现实生活中,他一直不善于表达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情感。于是,他选择通过电影构建一个更远、更抽象的“时间坐标系”,借助虚构的力量,重新进入那个远古的、未解的时空,去探讨那些自己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触及的情感。

祝新谈到,最初与素人演员的合作是由于资金限制所迫,但随着创作的深入,他逐渐意识到,使用身边的亲近人物参与演出是一种情感上的修复。尤其是母亲在影片中的出演,仿佛回到了她与导演的真实关系之中。在片场,祝新和母亲以一种虚构的情境沟通,这种方式反而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在现场观众提问环节,一位观众问到影片中母子关系的亲密却又别扭,是否代表导演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已经解决。祝新坦言,这并没有“解决”,反而是一个永远没有答案的课题。他指出,作为独生子女,他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充满了代际的复杂性和深刻的情感纠葛,尽管他不愿将这类私人题材暴露出来,但如果要对自己诚实,就只能拍自己深知的东西。

另外,关于影片中的角色转换,一位观众提到,男主角在寻找语言起源的过程中,如何巧妙地通过露西的设定构建了片尾的高潮。祝新透露,他其实在拍两部片子,其中一部是纪录片。露西这个角色的出现,正是帮助他逃避现实,进入一个更远古、更原始的时空,从而在虚构中重建意义。至于片尾的角色转换,导演表示,这不仅仅是戏剧结构上的高潮,更是对虚构意义的一次深刻探讨——它是否能够帮助我们走出复杂的情感迷宫,找到一个更为简洁的解决路径。

《世界日出时》不仅是祝新导演对自我情感表达的探索,也是一部试图用虚构打破现实界限的作品,给人带来了深思的空间。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