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喜剧人的两难:内娱不容胖女人,李雪琴瘦成贾玲第二也少了喜感
李雪琴,这个名字或许大多数人都熟悉,尤其是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一切似乎都被迅速放大,成为被人讨论的话题。最近,她凭借在《折腰》这部热播古装剧中的表现,再度进入了公众视野。这部剧,虽说以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里头的喜剧元素也不少。宋祖儿和刘宇宁不乏让人心动的CP感,而李雪琴饰演的丫鬟小桃,凭借那种“巧妙”的钱财运作和东北大碴子味十足的台词,给了观众不少笑料,她的表现也自然而然成了这部剧中的一抹亮色。
不过,随着剧集的热播,李雪琴的变化,尤其是体重的变化,却成了许多观众讨论的焦点。拍摄时的她,体重在140斤左右,而如今的李雪琴,已经瘦到了100斤多。多次出席综艺活动,尤其是在《桃花坞》《毛雪旺》《你好星期六》等节目中,李雪琴的身形变化让人刮目相看。这个变化的震撼力,不仅仅来自于她的新剧前后反差的视觉冲击,更重要的是,身形变化的背后反映出了一个深刻的社会现象:容貌焦虑和身材标准,尤其是在娱乐圈,如何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位艺人,尤其是女性。
李雪琴的减肥,或许并非完全出自容貌焦虑。她自己曾经表示,减肥更多的是出于角色需要,因为她在电影《爆款好人》中的角色设定要求她的身材要更加瘦削一些。这一点,值得反思。娱乐圈对于身材的要求,似乎总是与艺人的才能和形象紧密捆绑。然而,李雪琴减肥之后,似乎丢掉了一些曾经的“笑点”。她那种丰满、微胖的形象曾经带给观众不少欢乐,而如今,减去30斤的她,喜剧效果反倒有所减弱。正如贾玲减肥后的反应一样,许多人都觉得她减掉的,不仅仅是体重,似乎还失去了那份源自于“圆润”身材的亲和力和幽默感。
这种现象并非个例。我们不得不承认,传统观念中,女喜剧人似乎总是处在两难境地:一方面,她们是艺人,另一方面,她们是喜剧人。喜剧人的身份要求她们在形象上做出“丑化”,但又因为社会对美的标准,女性演员尤其被要求保持苗条和美丽。如何平衡这两者,成为了李雪琴、贾玲等女喜剧人的难题。瘦了,似乎不再“好笑”,胖了,似乎又与审美标准背道而驰。
我们常常会觉得,笑点似乎总是要依赖某种外在的因素——可能是身材、可能是容貌。李雪琴曾经将自己的体重和失恋经历作为笑点,令观众捧腹大笑。而当她瘦了,人们似乎不再那么轻松地看待她的幽默。喜剧和外形之间的矛盾,似乎是娱乐圈中无法避免的痛。
然而,我们不得不思考的是,真正的喜剧到底是什么?它是源于演员的才能与真诚,还是过于依赖外在的形象?李雪琴的转变或许能让我们反思:喜剧的本质,不应该被身材或外貌所束缚。它应当源自于人物的个性与故事的深度,而不是外在的标签。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我们往往容易忽略掉,人的价值不应仅仅由外形所决定。李雪琴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不论是胖是瘦,她依然是那个用心去演绎角色、用幽默去感染观众的演员。愿所有在这条路上奋斗的艺人,无论外形如何,都能够坚持做自己,展现出最真实、最有力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