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诚英:当伴娘时爱上胡适,同居怀孕被弃,临终嘱咐葬于家乡路旁
“我们还能再次相见吗?”
曹诚英满眼泪水地望着面前的胡适,然而此时的胡适却低头默然,眼中无光,似乎在深思,完全没有回应她的情感。看到他沉默的态度,曹诚英感到心如死灰,转身走向门口,眼泪止不住地滑落。她听到身后胡适轻声说了句“等我”,声音微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曹诚英并没有回头,心里明白,这段情感已让她受尽了煎熬,或许再也没有机会。
那么,两人之间究竟有怎样的爱情?曹诚英又曾遭遇过怎样的痛苦?
“这个姑娘是谁?我怎么从没见过?”
胡适在婚礼上,眼睛不自觉地落在了其中一位伴娘身上,轻声问起旁边的亲戚。那人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微笑着答道:“她是你三嫂的妹妹,怎么样?是不是很美丽?”
胡适的目光紧紧盯着她,仿佛时间都停滞了一般,完全忘记了自己是新郎。
其实,胡适一直是个提倡新思想的学者,可在婚姻方面,他却深受传统观念的束缚,遭遇了包办婚姻的困境。
他深知这段婚姻让自己痛苦不堪,但他无力改变这一切,毕竟双方家庭已经达成了婚约。如果他在那个时候悔婚,简直是置对方的姑娘于死地。
所以,无论多么不愿,他也只能不停地拖延,忍受这一切。时间一拖,就是十多年。
直到家人再三催促,他才不得不回到家乡举行婚礼,而正是这次婚礼,让他遇到了那位令他永生难忘的女人——曹诚英。
虽然曹诚英只是伴娘,但她的出现,立刻吸引了所有的目光,她的美丽和优雅让胡适眼前一亮。
与此同时,曹诚英也不由自主地被这个儒雅的男子所吸引。两人在婚礼的现场默默对视着,直到司仪的话语才把胡适从那份沉迷中拉回。
通过父母的介绍,胡适得知,曹诚英的家境显赫,是安徽一带的商业大族,且从小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因此举止优雅落落大方。
然而,当时曹诚英已有婚约,而且年龄也到了适婚的年纪,按照当时的风俗,她很快就会成婚。
尽管如此,曹诚英在胡适心中,却始终占据着一个特殊的地位,直到多年之后,她依旧是胡适难以释怀的结。
婚礼后不久,胡适主动去找了曹诚英,开始和她讨论文学和哲学,胡适渊博的知识令她深深敬佩和仰慕。在这样的交流中,两人之间的关系愈发亲密,礼物和关怀不断增添,感情也悄然升温。
然而,这段感情充满了禁忌。首先,两人各自有了婚姻,其次,他们还具有亲戚关系,使得他们的情感注定无法公开。两人心中有太多未曾说出口的情愫,却只能深埋心底。
曹诚英的婚姻并不幸福。嫁入丈夫家后,她未能为家庭带来孩子,这在那个封建的时代,常常会被视为女性的过错。而她的丈夫对她也并不理解,两人之间的矛盾积重难返,最终感情破裂。
就在此时,胡适出现了。此时的胡适身体健康每况愈下,由于工作压力和长期劳累,他的身体状况变得很差,不得不来到曹诚英所在的城市养病。
胡适在这里的疗养期成了两人重新走近的契机。胡适独自游览了许多美丽的风景,心情也有了显著的好转,身体状态逐渐恢复。当曹诚英得知胡适的到来,心里无比激动。
不久后,她和朋友一同拜访了胡适,久别重逢的两人,依照胡适的回忆,那段时光无疑是他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随着时间推移,曹诚英也搬进了胡适租住的房子里,两人过上了如同夫妻般的生活。
那时胡适的薪水丰厚,足以支持两人无忧的生活。日子里,他们一起泛舟湖上,尽情表达对彼此的爱意,携手登上山顶,远眺美丽的景色。
这种甜蜜的日子对他们而言,是如此珍贵。他们彼此深知,这样的时光是难得的,尤其是在他们都对婚姻生活不满的情况下。
胡适的朋友们看到他如此开心,纷纷表示,这样的适之从未见过,仿佛年轻时的朝气又回到了他的身上。
然而,这段幸福的时光并未持续太久。临别之际,两人都泪如雨下,情感的波动几乎无法承受。
就在此时,意外的一个消息让两人陷入了更深的困境——曹诚英怀孕了。这个突如其来的孩子,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爆炸般撕裂了他们的心灵。
胡适决定与妻子离婚,给予曹诚英一个交代。然而,当他回到家中,妻子竟然愤怒地拿起刀来威胁他,胡适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暴力情景,只能选择妥协。
他写信给曹诚英,告诉她现实的残酷,这个孩子的到来最终无法成行。孩子最终被打掉,这对曹诚英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此后,她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学术事业中,随着解放战争的结束,胡适随国民党逃往台湾。
两人的缘分终于彻底断裂。此时的曹诚英已经成为一位学术界的翘楚,担任大学教授,在农业领域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我国的功勋人物。
直到她去世时,曹诚英特意叮嘱将自己的遗体安葬在胡适回乡的必经之路旁,静静等待着她那位永远未曾放下的心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