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版林黛玉候选人,误演恶妇“秋桐”,终生告别演艺圈
对于演员来说,演好一个反派角色,有时比塑造一个光辉正面的角色更具挑战性,尤其是在像87版《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剧组中,难度更是倍增。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部作品饱含对女性的深刻关怀,展现了世间女子的美好。书中的女性角色各具特色,从林黛玉、薛宝钗到探春、香菱,每个女子都在曹公的笔下闪耀着独特的光辉。
因此,当87版《红楼梦》在选角时,所有的女演员都对那些美丽的角色充满了向往,而对于如夏金桂、多姑娘、宝蟾、秋桐这样的反派角色,几乎没有演员愿意接手。记得当年,杨晓玲得知自己被选中饰演恶妇夏金桂时,她愤怒地直接跑到导演王扶林面前闹了一场,没想到这番情绪反而让导演看中了她身上那股敢作敢为的劲儿。
而作为秋桐的扮演者,沈璐当时比杨晓玲更抗拒出演反派角色。毕竟,她曾是林黛玉候选人之一,谁能接受从“金陵十二钗”跳到“贾琏的三房”呢?
沈璐1969年出生于东北一个艺术世家,外公马金贵是剧评艺术的创始人之一,也是赵丽蓉的师父,母亲马银珠则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演员,曾在剧评版《红楼梦》中饰演林黛玉。沈璐自幼受到艺术氛围的熏陶,热爱文艺,学习芭蕾舞,气质出众。10岁时,她考入黑龙江艺术学院学习京剧,毕业后分配至哈尔滨京剧团,成为一名京剧演员。
1983年,王扶林为翻拍《红楼梦》,开始了全国海选演员。15岁的沈璐在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后,心动不已。她从小就喜爱《红楼梦》,对林黛玉一角情有独钟。几天后,剧组来到沈璐的单位选角,她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清秀的外形,在东北片区脱颖而出,顺利进入剧组培训。
剧组选角时,王扶林并没有立即分配角色,而是通过分组竞选的形式,选出最贴合角色的演员。沈璐因其清瘦乖巧,书卷气息浓厚,被安排在林黛玉组,与陈晓旭、张蕾、张静林和胡泽红一同竞争这个角色。
当时,演员们并不知道自己最终会演什么角色,排练时大家都会轮流演不同的角色,甚至像张莉在演宝钗之前,也曾演了很久的丫鬟紫鹃。在林黛玉小组,王扶林非常看重演员的气质,他希望林黛玉能够有忧郁的气质和诗人的灵气。于是,所有参选的演员们都努力在培训期间表现得文静内敛,尽量展现出符合林黛玉形象的气质。
然而,沈璐性格直率,从不掩饰自己活泼开朗的一面。在一次剧组联欢会上,她因为太开心,竟然放开了自我,跳起了热情的迪斯科。这种完全不加掩饰的奔放,让王扶林立刻意识到,沈璐演林黛玉绝对不合适。那么,演不了林黛玉的沈璐能演谁呢?
恰好,出演王熙凤的邓婕需要一位演员与贾琏对戏,她需要一位能够串演秋桐的演员。沈璐热心地答应了,想要帮忙。她还原了秋桐那个经典的场景:倚在门框上,翘腿剔牙,眼中春意盎然。沈璐把秋桐的傲慢与放纵演绎得淋漓尽致,几乎融入角色。
虽然沈璐当时是抱着帮忙的心态,没想到王扶林一眼就看中了她,并决定让她来饰演秋桐。然而,沈璐心里极不情愿,因为秋桐是一个愚蠢且傲慢的丫鬟,在得到贾琏宠爱后,恃宠而骄,而她常被王熙凤当作工具利用,实在是让人讨厌得不行。
沈璐从小就钟爱林黛玉,怎么能接受饰演这么一个“反派”呢?于是,她愤然辞演,回到东北。可王扶林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写信劝她回归,并称没有比她更适合秋桐这个角色的人了。王导的一番话最终打动了沈璐,她决定回到剧组,尽管不能演林黛玉,沈璐仍然决定全力以赴演好秋桐。
回到剧组后,沈璐反复研读《红楼梦》,仔细揣摩角色的每个细节,努力理解秋桐的心理动机。最终,她将秋桐这一角色演得淋漓尽致,很多经典镜头一条过。观众至今都记得秋桐吃饱喝足后倚在门框上一边剔牙一边骂尤二姐的场景,可以看出沈璐对角色的深刻理解与精准把控,确实把秋桐演活了。
尽管如此,沈璐并没有继续走演员的道路,而是转向幕后发展。随着87版《红楼梦》的热播,沈璐并没有借着这股东风继续拍戏,而是选择了投身幕后,成为一名电视制作人。她于1988年考入深圳大学,攻读电影导演专业,毕业后在深圳电视台工作,曾担任过节目策划、编导、主持人,也做过制片人。
在主持领域,沈璐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曾多次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全国十佳主持人”和“金话筒”奖等重要奖项。如今,随着87版《红楼梦》播出已过30多年,各位演员的命运迥异。相比那些早逝的陈晓旭、终身未婚的张莉,或是因丧子而饱受折磨的欧阳奋强,沈璐的人生可谓顺风顺水,不仅事业蒸蒸日上,家庭生活也非常幸福。对她而言,没能演成林黛玉,反而成了人生中的一大幸运。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