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武术片幕后半个世纪搏命撑起银幕惊险传奇

2025-05-23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在香港电影的辉煌岁月,曾有位名叫“火星”的大哥,虽然名气上不算炙手可热,但谈及动作片的威力,那绝对是一根坚实的支柱。他的真名叫蒋荣法,生于1954年,根植于上海,少年时期便与戏剧结缘,10岁时便进入东方戏剧学校学习北派武功,与程小东和徐忠信成了师兄弟。之后,随着京剧的落寞,他在12岁时毅然投身于武行,早期因为轮廓分明的外形,导演觉得他看起来像科幻片中的“异形”,于是便给他起了个艺名“火星”,没想到这个名字就伴随他在银幕背后闯荡了近半个世纪。

到了80年代,火星成为成家班的核心成员。无论是在《警察故事》中与成龙对打的“大口金”,还是在《A计划》中那个嚷嚷个不停的“火嘴”,虽然角色都是配角,但他那股市井气息和狠劲全凭扎实的武功基础支撑着。更多的时候,他则躲在镜头背后全力以赴——在拍《A计划》时,他曾跃下三层楼高的钟楼为成龙探路;在《红番区》中,他负责设计和实施了气垫船碰撞及翻车的惊险场面。成龙评价说:“火星是成家班中最能抗压的替身,许多我心中忐忑的高难度动作,他都先试着咬牙完成了。”

90年代中期,火星转向幕后,成为特技指导。《红番区》中气垫船追逐的戏份被称为经典——既展现了香港动作片的灵活,又融入了好莱坞的宏大视野,将喜剧与硬核动作完美结合。后来在《尖峰时刻2》的高空跳水及《宝贝计划》中保护婴儿的特技,都是他的杰作。2003年,他凭借《给他们一个机会》获得金马奖最佳动作设计提名,算是为幕后英雄们赢得了应有的认同。

然而,龙虎武师的辛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早年在成家班时,他每月只有几千港币的收入,面对高风险镜头也没有额外补贴,1985年因为片酬问题与团队产生分歧,最终选择离开。在纪录片中,他坦言:“那个时候精力全放在如何把动作做得漂亮上,从来没想着什么回报,只盼观众看完能喊出声‘好’。”这番话虽朴实,却深刻流露出那一代武行的心声——用身体的伤痛换来银幕上的精彩,最后却落得“戏红人不红”的结局,但没人能否认他们是香港动作片黄金时期的支柱。

如今71岁的火星依然没有停下脚步。2025年4月的香港电影金像奖酒会上,他与昔日的兄弟们聚首,虽鬓角已白,但谈起昔日片场的往事眼中依然闪烁着光彩。6月,他还将参加红磡体育馆的演唱会,表面上是为了致敬老一辈音乐人,实则也是与电影圈继续保持联系。从童星到武行,再到替身和特技指导,他亲眼见证了香港电影从小作坊成长为国际舞台,而自己始终是那个在幕后默默付出的人。

回望过去,火星们就像香港动作片的“无形脊梁”。我们或许记得成龙那惊心动魄的镜头,铭记那些经典的动作场面,然而鲜有人知道在每一个镜头背后,都是像火星这样的武行,以身体为笔在胶片上描绘出华语动作片的基本色彩。虽然他们未站在聚光灯下,但每一场拼命的戏、每一个精妙的设计,都蕴藏着他们对电影的真挚热情。正如老一辈所言,舞台上的明星再光鲜,台下默默搭台和搬道具的人,才是真正支撑起这场戏的基石——火星老哥,正是这样的基石。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