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海传》热度破纪录,复仇长剧挑战口碑,“不太爽”的突围之路
《藏海传》自首播以来,以其独特的方式引起了观众的热议。该剧由郑晓龙执导,肖战、张婧仪主演,在央视八套和优酷同步上线。凭借其强大的导演背景和主演的庞大粉丝群体,开播后迅速登上社交平台热搜第一,频频打破优酷平台的热度纪录,给初夏的长剧市场带来了火热开局。
然而,尽管如此,《藏海传》也并非没有争议。观众对其口碑存在较大分化。一部分人赞扬该剧“宏大叙事下的权谋深度”,认为剧情严谨、层层递进;而另一部分观众则认为“叙事拖沓,缺乏短剧的高效”,甚至指出“演员的情感层次不够丰富”。这也反映了长剧和短剧观众群体审美的不同,观众对这部剧的评价因人而异,正是长短剧受众差异化的体现。
《藏海传》的故事讲述了大雍国钦天监监正之子稚奴(肖战饰),在家族惨遭灭门后,背负着血海深仇的复仇故事。经历十年隐忍与修习后,他化名藏海重返京城,凭借卓越的堪舆术与纵横术崭露头角,逐渐揭开当年惨案的真相,并洗清冤屈。随着朝廷内部腐败的逐步曝光,稚奴最终成长为一位真正的国士。
这部剧的吸引力在于其所呈现的“风水堪舆权谋复仇”元素,成为继《庆余年2》之后,男频长剧市场的又一亮点。然而,观众已对“权谋复仇”的剧情套路烂熟于心,如何突破观众的既有认知,是这部剧创作的一个巨大挑战。
导演郑晓龙并没有采取“长剧短剧化”的手法,而是坚持使用传统长剧的叙事方式,通过详细铺陈前因后果。与当前市场上充斥的爽剧不同,这种节奏较慢的方式反而让《藏海传》显得与众不同,更注重故事的层次感与情感的积淀。
与此相对,微短剧市场在2024年迎来了蓬勃发展。据相关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的规模已达到505亿元,预计这一市场将在未来几年持续增长。微短剧的成功,主要依靠其紧凑的情节、快速的高潮与情绪反转,几分钟内即可完成剧本的高潮迭起。观众习惯了短小精悍的剧情,再回看传统长剧时,常常感受到节奏的拖沓与情节的缓慢推进,这也正是《藏海传》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作为2025年推出的传统长剧,《藏海传》选择了用过去经典的手法讲述复仇故事。对于短视频时代的观众来说,这种较为绵长的叙事方式不仅考验创作者的耐心,也挑战观众的观剧耐性。在这种节奏下,剧集的起承转合,人物的塑造,以及情节的发展显得格外重要。
在传统长剧的创作中,许多观众对“灭门”这一关键情节的处理提出了质疑,认为其节奏较慢,但却正是这一情节构成了男主复仇的动因,决定了他所有情感的起点。若不深入刻画这一过程,男主后续的行动将缺乏情感支撑。然而,在微短剧中,这一篇幅可能仅够用来描述主角的“受辱、重生、复仇”的全过程。
微短剧的崛起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长剧的创作理念。一些创作者尝试了“长剧短剧化”的方式,将微短剧中的反转与爽感元素融入长剧创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例如《墨雨云间》便在一开始播出时,以短剧思维打破了观众的期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总的来说,面对这个“短注意力”的时代,不同的创作者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有人迎合观众短暂的耐心,通过紧凑的情节与情绪爆发满足观众的期待;也有创作者选择挑战新的形势,更注重细腻的打磨与深度的刻画。随着剧集市场的多元化发展,这些不同的创作方向带来了作品的分化,最终,观众的“用脚投票”将决定作品的成败。同时,好的作品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观众的审美水准,让观众在追求娱乐的同时,享受更深层次的文化与艺术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