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三当三,甘愿为原配赚钱带娃,72岁才得到名分,刘立立图啥?
1988年,台北的街头巷尾,电视剧《庭院深深》的海报随处可见。这部剧的收视率突破60%,成为了不可思议的现象,而这背后,导演刘立立的贡献功不可没。她不仅是琼瑶的亲密朋友,还曾为琼瑶写下《握三下,我爱你》这篇情深意切的作品。然则,刘立立的生活,远比她在琼瑶剧中所塑造的痴男怨女更为戏剧化,充满了复杂与离奇。
时光来到2010年,72岁的刘立立躺在台北某医院的病床上,面色苍白。守在她床前的,是一对不离不弃的夫妻——董今狐与王玫。此时,75岁的王玫颤颤巍巍地取出一枚婚戒,轻轻套在刘立立的无名指上,沉声说道:“这一生,你终于能名正言顺了。”刘立立已无法发声,但她的泪水却悄然湿透了枕头。这场迟来的婚礼,既没有华丽的婚纱,也没有热闹的宾客。突然间,不知是谁的手机响起了《庭院深深》的主题曲,这个曲调在命运的幽默安排下,像是为这一切提供了最恰当的背景音乐。
这个婚姻,背后却充满了“施舍”的味道。究竟为何,一个女人的选择需要另一位妻子的允许?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
刘立立出生于1938年的台北,家境优越,天生带着一股傲气。她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一名导演。艺专的求学岁月,她是出了名的拼命三娘。为了拍摄一场暴雨戏,她毫不犹豫地在片场淋成了落汤鸡;为了指导演员,她曾用严厉的言辞让演员哭泣,随即又将他们哄笑起来。董今狐在艺专时,比刘立立高两届,却只能远远地看着她排练。毕业时,他送给她一本《莎士比亚戏剧集》。刘立立毕业后,成为了丁善玺导演的场记,而董今狐则在丁导演的手下做杂工。
1979年,琼瑶认识了刘立立,此后,刘立立成为了琼瑶的御用导演,被大家誉为“比男人还要能熬的女导演”。在1986年拍摄《烟雨蒙蒙》时,刘立立甚至连续72小时没有合眼。演员马景涛回忆起那段日子时说道:“她爬上了摇摇欲坠的灯架,竟然徒手去调光。摔下来的时候,她的第一句话竟然是‘胶片没受损吧?’”这位叱诧风云的女导演,居然会在一封情书面前彻底崩溃。
董今狐其实早已对刘立立情有独钟,但他一直隐瞒自己已婚的事实。刘立立深陷爱情的漩涡,而董今狐则将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作为情书的内容,“爱情是叹息吹起的一阵烟。”这一句深情的诗句,让刘立立彻底陷落。然而,当她发现董今狐已有妻子时,她的世界彻底崩塌。那晚,她用修眉刀割向自己的手腕,但董今狐却说了一句“爱情没有对错,只有先来后到”,这一句话让刘立立感到如同被一把钝刀划过。她笑了,随即提出了一个荒诞的要求:“要么离婚,要么我们三个一起过。”于是,刘立立直接去找了董今狐的妻子王玫,并说:“姐,我不需要名分,我的片酬都给你,还能帮你带孩子。”王玫怒不可遏,挥舞着扫把砸向她:“贱人!我儿子轮不到你碰!”
故事的转折出现在1987年。当时王玫的幼子高烧抽搐,刘立立毫不犹豫地将孩子抱到医院,并支付了高昂的手术费用。三天后,王玫开门迎接刘立立:“孩子说想见你。”从此,台北的阳明山脚下有了一栋怪异的房子,分配得很清楚:每周一三五是刘立立的,二四六是王玫的,而周日三人则一起围桌吃火锅。董今狐在媒体面前扬言:“她们都爱我,我也爱她们,妨碍谁了?”
尽管表面上一切看似和谐,但生活中的细节却暗藏波澜。刘立立会故意把毛线围巾编得很紧,而王玫炖的补品总是多撒两把盐。更有甚者,刘立立在导演《鬼丈夫》时,特意让女主角过得异常惨烈,老演员曾爆料,“有场戏要女主在雨中跪三天,大家都说她是在借戏发泄。”但当王玫的儿子考上台大时,刘立立激动得比谁都更为投入,甚至拿出所有积蓄为他办升学宴。与此同时,董今狐这个被两个女人宠坏的男人,依旧在片场拈花惹草。有一次,记者堵住他,他竟然不以为然地回应:“我是导演,观察生活不行吗?”
然而,一切的温情与和谐,在刘立立的心中却未曾改变。2010年,刘立立患上小脑萎缩。此时,王玫和董今狐的婚姻走到了尽头,他们离婚后,董今狐与刘立立结婚,为她提供了名分。从此,王玫和董今狐照顾着病中的刘立立。然而,2015年,董今狐因病去世,葬礼由前妻和子女们主持,而刘立立因为病重无法前去送别。三年后,刘立立因癌症去世。临终时,王玫突然握住她的手,在她床前轻轻敲了三下,这正是《婉君》里的暗号,“我爱你”。
刘立立一生执导过81部电视剧,总收入超过2亿新台币,但她的个人账户从未超过10万元。她为了董今狐,未曾婚育,全身心地照顾着原配的三个孩子。而董今狐去世后,遗产却只留给子女98%,刘立立的医疗费则只占剩余的2%。她的故事引发了道德的争议,既有指责她“知三当三”的声音,也有赞美她“为爱痴狂”的呼声。她的生活犹如一场琼瑶剧的悲剧,最终,她成了父权制度下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