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2025》里的2位败笔歌手,淘汰掉他们,这档综艺就近乎完美
如果我们稍作停顿,静心思考,电视屏幕上的那些歌手,似乎不再仅仅是一个个表演者,而是展现着一些与我们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影像。他们努力在舞台上求生存,有些挥洒自如,有些却不得不忍受来自观众眼光的严苛裁判。尤其是在这类热门综艺节目中,情感与音乐的碰撞有时让人感叹不已,却也让人质疑:这些人,究竟是在表演,还是在痛苦中寻找自我?
芒果台的《歌手2025》便是如此。它每季都有着让人期盼的演出,制造节目效果的手段不乏巧妙之处,但这一季,似乎少了些许让人振奋的“大牌”。没有了那英的深情厚意,也缺少了孙楠那种穿透灵魂的激昂,甚至连黄宣那种“整活”的小聪明都没有影子。可在赛制上,节目组却颇具巧思:首期节目后,最后一名将会被淘汰,而新人也因此会有机会挑战这个舞台,活跃的气氛让人不得不为接下来的比赛掀开一角期待。
然而,作为观众的我们,盼望着的似乎并非只是这些新鲜面孔的亮相,而是那些熟悉的歌手能否在音乐的海洋中,找到自己的航道。第一期,几位歌手表现惊艳,却也有些让人失望的人物浮现其中。例如,林志炫试图通过对《悟空》的改编来寻求突破,融入流行元素,然而,他那种带有浓厚个人风格的“艺术性”让很多观众难以理解。尽管他充满自信,但在节目中却仅仅排在倒数第二,可见这种艺术化的尝试在观众中的接受度并不高。
陈楚生选择了《将进酒》这首情怀满满的歌曲,虽展现了不小的爆发力,然而歌曲的前半部分显得有些平淡,而其念白也让人感到尴尬。他的演绎,或许更适合静听,而不是用来与大众产生直接的情感共鸣。希望他在未来能有更多突破,找寻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不过,单依纯的表现堪称本期的一大亮点。她挑战了难度极高的新歌《珠玉》,歌曲的技术性要求极为复杂,但她的演绎几乎无懈可击,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她的清澈嗓音与复杂技巧的完美结合,令人无不为之动容。毫无悬念地,她顺利登上了第一的位置。
而格莱美提名的Mickey Guyton,尽管翻唱了碧昂斯的经典《If I Were a Boy》,但她的舞台演绎却缺少了令人惊艳的元素,尽管她的情感投入和高音爆发力可圈可点,但并未能完全展示她的潜力。至于Beni,她的歌曲《LA·LA·LALOVESONG》改编得过于平淡,缺少了高潮部分,甚至让人感到些许催眠。她的表现的确有些失望,倒数第一的位置对她来说,显然是个沉重的打击。
其中,最引人争议的,莫过于白举纲。他当年以《快乐男声》中的第三名出道,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成绩下,他的热度早已不复当年。在《歌手2025》中,他显然拼尽全力,但音色平庸且缺乏特色,依赖的只是那股高亢的吼叫式高音,这让人不禁想起他在综艺舞台上的“老生常谈”。他的排名似乎不太符合其表现,排在第五,有些虚高。
至于马嘉祺,他的表现亦堪称另一个争议点。尽管他有着男团歌手的光环,但与其他音乐专业的选手相比,显得差距过大。特别是在《The Greatest Show》中的演唱,声音显得过于单薄,缺乏足够的张力。这样的歌手,显然在这个舞台上,并没有立足之地。
总的来说,《歌手2025》的第一期,观众对华语歌手的期待往往偏向情感浓郁的作品,而外国歌手则似乎未能带来新鲜的元素。面对这样一个层次不齐的赛场,似乎不难看出,有些歌手注定会在后续的竞争中被淘汰,这或许会让节目质量得到提升。如果这些实力较弱的歌手能够迅速出局,这档节目就会变得更加精彩。
而在期待第二期的到来时,我们不妨带着一种更为宽容的心态去看待这些舞台上的歌者。毕竟,每一个站上这个舞台的艺人,都在为自己的梦想奋斗,不论结局如何,我们都应该为他们加油,愿他们能够在音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