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善奔跑”的常乃超,为何能当教员?李云龙丁伟不懂,孔捷却懂

2025-05-21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一、鄙人,实在不擅长奔跑

曾有一日,聚首一堂,与一些老友共谈一部电视剧——《亮剑》。话题渐渐进入了人物角色的讨论,尤其是其中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配角,他们的形象却总能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众人纷纷表态,大家的看法无不趋同,最多的便是对三个角色的讨论。它们或有趣,或深刻,或令人发笑,但又各具特色。

首先要提的,便是王有胜。他,那个与段鹏一同占领敌军仓库,负责把守的士兵,脸上永远带着一副得意的神情。望着兄弟们一个接一个地冲入仓库,仿佛自己正站在天安门前,领略胜利的阅兵场面,因此,大家亲切地戏称他为“王有胜阅兵”。那一幕,成为了《亮剑》当中的经典名场面之一,多少观众至今都忘不了。

其次是谢宝庆,这位来自黑云寨的头目。那一场山猫子和二当家因杀害魏和尚而招致李云龙怒火追击的场景,谢宝庆的慌乱逃跑便成了画龙点睛之笔。特别是在跳过一个涧沟后,脚下一滑,冰面一摔,几乎成了一个“谢宝庆溜冰”的搞笑场面,瞬间为整部剧增添了几分轻松幽默的色彩,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笑料。

最后,便是常乃超,这位国军暂七师的少将师长。在淮海战役中,他的失败堪称一场惨烈的教训。被俘之后,常乃超试图在人群中混淆身份,企图假装自己是一个投降的普通士兵,然而,一位名叫李云龙的“不讲武德”的人物显然没有给他任何机会。在李云龙的一命令下,所有被俘的国军兵士被迫进行跑步训练,而常乃超最终无法忍受那份羞辱,终于承认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当他语带讽刺地说出那句:“鄙人,不善于奔跑”时,顿时成为《亮剑》中一段传奇的名台词。这句话不仅展现了一个被逼至极限的悲哀,也是对整个战局的某种戏谑。

二、常乃超为何能当教员?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常乃超这一角色是许多国军将领在战败后心态的缩影。他在与李云龙的对话中,愤愤不平地说道:“贵军不待我军展开,就从背后下手,实在难算英雄。若是有本事,拉开架势,摆开阵势,真刀真枪地打一场!”这一番话,正是历史上国军将领黄维在被粟裕大将击败后,被俘时所说的愤怒言辞。黄维,曾被认为是国军中的书呆子,尽管他的名声并不显赫,但却反映了当时许多将领的悲哀心态。

当常乃超说出这句话时,实际上暴露了他死板、固守传统的性格。与黄维类似,他似乎并没有真正领会“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深意,也未能理解“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的精髓。李云龙听后不禁愤怒,心中不悦,几乎想要与他一决高下。但常乃超并未畏惧,而是冷笑着回应:“你可拉倒吧,活在中世纪呢,丢不丢人?”幸得赵刚及时制止,否则,李云龙或许早已因气愤而枪毙了他。

常乃超身上,除了有黄维的影子,还有国军将领廖耀湘的影子。历史上,廖耀湘在战败被俘后,也曾被刘伯承邀请担任军事学院的教员。当李云龙赴南京军事学院时,他竟赫然发现,常乃超也成了那里的教官。这一现象不仅让人感到惊讶,也反映出国军将领的复杂性。被俘的常乃超,不仅仅是一个败将,他也可能是在某些领域拥有过人之处。

即使当他成为教官,常乃超的冷静成熟,似乎也脱离了最初的死板与固执。李云龙与丁伟虽多次在课堂上捉弄他,常乃超却总是表现出一种无奈的表情,沉默不语。这种反应让许多人感到疑惑,究竟为何一个败军之将,竟能在军事学院担任教员?

三、李云龙与丁伟的误解,孔捷的领悟

性格,决定了命运。就像楚云飞,尽管他身陷绝境,依旧坚持要与李云龙决一死战,最终两人几乎伤重致命。李云龙对楚云飞充满了敬意,楚云飞也毫不吝啬地称赞李云龙。这一切,证明了李云龙和楚云飞那种高傲、倔强的性格,也正是这种性格,决定了他们在战场上的行为。

李云龙、丁伟和孔捷,这一铁三角同样不乏坚韧的性格。当常乃超成为教官时,李云龙率先挑起了事端。毕竟,常乃超可是他亲手抓来的俘虏,对这个“敌人”的底细,李云龙最为清楚。正因如此,李云龙根本不会对常乃超有任何尊敬之情。而丁伟,则总是随声附和,喜欢在李云龙身边起哄。这个过程中,孔捷的沉默与冷静,反而显得尤为突出。

孔捷,曾在朝鲜与美军交手,经历过更为复杂的战场。他明白,过去的经验早已不再适用于当下的局面。因此,他对李云龙和丁伟的自信感到轻蔑,他知道,依赖过去的荣光终究难以应对未来的挑战。而常乃超,作为曾经的敌人,正是一个他可以从中汲取经验的对象。

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对未来的深刻理解。正如军事学院老院长所言,李云龙与丁伟,作为已然功成名就的将领,不能止步于过去的辉煌。而孔捷,则早早认识到,这种转变是必须的。他们终于明白了,常乃超为何能够成为教官,亦是在教导他们,不断学习,不断超越。

至此,或许我们都能明白一点:时刻保持谦逊,不能满足于现状,才能真正迎接未来的挑战。祝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不断汲取经验,超越自我,迈向更加光明的明天。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