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套路短剧再掀热潮,B站短剧策略超越爆款

2025-05-20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文|蒜香啫啫角**

最近,一部名为《姜颂》的古装微短剧在芒果TV和B站双平台同步上线。虽然这部剧还没有完全引爆全网,但在上线的短短两天内,B站就获得了260万的播放量和1.8万的追剧数,芒果TV也累计达到了1.2亿的播放量(猫眼数据)。

作为一部微短剧,《姜颂》大胆挑战传统,打破了女主穿书成炮灰的老套剧情框架,讲述了穿书人和觉醒土著的双女主成长与博弈的故事。剧集内容新颖且刺激,既吸引了观众的注意,也让微短剧的创新潜力得到充分展现。

随着长视频平台纷纷涉足微短剧,B站去年开始加大力度推动短剧内容,尝试通过“充电短剧”模式探索适合平台的短剧形式。B站与上百家机构合作,共同推出微短剧内容,并通过“曦光计划”加强对原创内容的扶持。这一举措,显然标志着B站在短剧领域的战略布局从“单打独斗”转向了“生态协同”。

**1**

本应在小说中被穿书女主姜娇娇顶替的姜颂,由于强烈的求生欲得以存活,最终形成了二女共存的局面。姜颂与姜娇娇两位性格迥异的女性角色,彼此之间的互动与成长成了剧集的重要看点。有人在豆瓣评论中提到:“一个是被世界压迫却不屈的灵魂,一个是困于自怜的少女,两条线并行交织,富有深意。”

《姜颂》每集仅有20分钟,虽然短剧普遍面临剧情不连贯和人物逻辑松散的问题,但该剧紧凑的节奏和接连不断的剧情冲突,确实给观众带来了“大女主”式的爽感。姜颂的生存意志和女性觉醒的台词,无论是对抗自杀逼婚时的“别让你的血脏了我的新裙子”,还是被嘲笑爬床时的“我若能科考入仕,何必用身子攀高枝”,都打破了穿书女主成炮灰的传统套路,与女性观众产生了深刻的共鸣。

与此同时,《姜颂》不仅展现了姜颂的成长,也深入刻画了姜娇娇这一角色。作为现代人,姜娇娇既拥有穿书剧情的金手指,也带有现代人思维。尽管她一度以责怪姜颂为主,表现出活泼机灵的个性,但经历几次挫折后,她开始使用心计,似乎走向了恶毒女配的道路。然而,编剧在小红书上的解释称:“她只是有些迷茫,内心想成为姜颂,却忽略了自己身上的光。”这意味着,《姜颂》讲述的不仅是两位女性的对抗,而是她们在相互较量中不断成长的故事。

新颖的古装剧情和演员们的精湛演技使《姜颂》在播出两天后成功登顶猫眼平台的短剧热度榜单,证明这样的内容确实迎合了当前观众的喜好。相比剧情创新,我们更想探讨的是B站为何会选择将这部剧推向平台。

**2**

《姜颂》在B站和芒果TV的双平台连播,或许是B站短剧战略的一次“压力测试”。与芒果TV的长视频基因不同,B站可能更倾向于通过平台的独特性建立新的竞争优势,借此推出一部不仅仅是“爆款”的剧集。

虽然B站的播放量与芒果TV有一定差距,但B站用户的独特体验无疑是其一大亮点。例如,剧中一些不起眼的角色被命名为“张三”,这一设定引发了B站观众的热烈讨论,弹幕带来的欢乐远远超过了单独追剧的乐趣。每当剧中出现金句,弹幕便成了众人共同追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互动式的追剧方式是B站独有的魅力。

此外,B站还为《姜颂》推出了“二创大赛”,鼓励用户通过二次创作推广剧集。虽然目前二创内容主要集中在“姜颂能有多狠”的阶段,但在官方的支持下,B站用户的创作潜力有望超越预期,从而推动微短剧的进一步传播。

与其他平台的二创内容相比,B站的二创更倾向于创作者的“自我满足”,这种特色也让B站的二创在社交平台中拥有了强大的影响力。在当前剧集宣传中,二创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而B站的二创氛围则可能成为剧集宣传的重要一环。对于《姜颂》这类剧情创新、人物设定具有强烈意识输出的作品,B站上的创作者们能够找到丰富的素材,这也为剧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

B站短剧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调整。从早期的IAP模式(通过“充电”解锁内容)到现在的IAA模式,B站通过上线短剧小程序为版权方提供了更多的盈利模式。B站的短剧战略注重平台特色,强调内容的创新与用户消费习惯的结合。通过短剧吸引新用户,为平台带来更广泛的观众群体,B站的务实与独特策略为其短剧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虽然B站短剧尚未在商业上取得巨大突破,但其在内容创新、二创氛围和用户互动方面的优势,正逐渐为其在短剧领域开辟出一条独特的道路。《姜颂》这一作品的成功,或许只是B站短剧战略的一小步,但它的独特性与创新性,值得行业的持续关注。

原创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