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负债务登上星光大道,崔苗被淘汰后如今如何?

2025-05-19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2024年春天,在陕西某县城商演的舞台上,38岁的崔苗正在唱《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台下观众吃着瓜子闲聊,没人注意到这位扎着红头绳的歌手,就是14年前轰动全国的\"百万造星\"当事人。

她的故事,就像被揉皱的旧报纸,在互联网记忆里渐渐褪色,只留下40万债务和永远摘不掉的\"人造明星\"标签。

时间倒回2005年,西安街头的露天歌摊上,20岁的崔苗攥着话筒唱陕北民歌。这个小学五年级就辍学种地的姑娘,当时在酒厂跑销售,月薪勉强够交房租。

命运的转折来得突然,某天有个陕北老乡听完她的歌,告诉她:\"你这嗓子该上《星光大道》!\"还不由分说地塞给崔苗500元钱,让她今后出名了别忘了自己。这句话像火星子掉进干草堆,点燃了崔苗的明星梦。

接下来的四年,这个连简谱都认不全的姑娘,给节目组写了200多封自荐信。她不知道的是,《星光大道》每天收上百封投稿,她的\"小学生字体\"信件早被淹没在纸堆里。

为了能呈现最好的效果,她不厌其烦地录了几十遍自己最拿手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精心挑选了一版发挥最佳的,再次寄了出去。

转机出现在遇到文工团主任张胜宝,这个科班出身的音乐人,被崔苗的倔劲打动,开始教她专业发声。崔苗日复一日地苦练,歌唱水平果然有了明显的进步。

2009年接到节目组邀请时,崔苗和家乡人都疯了。县里拨了5万经费,领导握着她的手说:\"上了电视记得提咱们的红枣和石材厂。\"本地老板们闻风而动,这个给三万那个凑五万,硬生生砸出80万赞助。崔家把亲戚借了个遍,连买化肥的钱都凑进去,终于凑齐120万。

领导们语重心长地对崔苗说,只希望她要是火了,可得在全国观众面前好好讲讲家乡的红枣和石材,为家乡做做宣传。然而,比赛的残酷远超想象,在随后3个月的淘汰赛中,崔苗最终还是在“10进8”时遗憾止步。

止步十强的崔苗回到陕西,发现商演价格从预期的每场五万,暴跌到八千都难接。更扎心的是,当初抢着送钱的企业主们开始上门讨债,有老板当着全村人的面骂她\"扶不起的阿斗\"。

最艰难时,她接过超市开业唱三首歌给五百块的活,钱刚到手就被债主分走。有次在榆林演出,主办方听说她的争议,临时砍掉一半报酬,她蹲在后台啃冷馒头,眼泪混着馒头渣往下咽。

背负40万债务的崔苗,选择用最笨的办法还钱——接一切能接的活。婚丧嫁娶、商场促销、景区演出,最远跑到内蒙草原音乐节暖场。有次在煤矿厂庆上,她穿着借来的演出服,在煤灰飞扬的舞台上连唱八首歌,下台时白裙子变成了灰裙子。矿工们起哄让她再唱《黄土高坡》,她抹了把脸又冲上去,因为多加一首能多拿两百。

转机出现在2023年,陕西文旅局搞\"非遗传承人计划\",崔苗报名成了陕北民歌推广员。虽然每月补贴只有三千,但总算有了稳定收入。在给文旅局拍的宣传片里,她带着游客学唱信天游,手把手教城里孩子打腰鼓。

镜头扫过她眼角的皱纹时,弹幕飘过一句:\"比起14年前,她现在笑得真实多了。\" 今年参与电影《我心光明》拍摄,算是她离娱乐圈最近的一次。剧组安排她客串民歌老师,虽然只有三场戏,但崔苗提前半个月背台词,拉着导演讨论人物设定。

制片人私下说:\"她认真得让人心疼,像要把错过的机会都抓回来。\"电影杀青宴上,有人起哄让她唱《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唱到高音部分,全剧组都跟着鼓掌打拍子。

如今再看那120万,崔苗在采访里说:\"要说后悔,当初该留点钱给爹妈修房子。但问值不值?站上舞台那刻,我觉得这辈子值了。\"这话听着像嘴硬,直到她掏出珍藏的演出照片——照片上的她头顶羊肚巾,两颊高原红,眼里闪着光。

这种光,后来她在教留守儿童唱歌时,在那些孩子眼睛里又见过。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