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4,真实到不敢看,这才是这良心国产片

2025-05-19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华语电影界有一部特别的作品,它是一部导演处女作,预算仅为100多万,既没有大牌明星,也没有大场面,但却深深打动了无数观众。自上映23年以来,口碑始终如一,豆瓣评分高达8.4,远超91%的家庭电影。一些网友评价它为——最擅长刻画母女关系的华语影片。

这部电影不仅入围了东京国际电影节,还斩获了长春电影节三项大奖: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和优秀华语故事片。它是献给所有母亲的影片,每个看过的人都忍不住想给妈妈打个电话、吃顿饭或是拥抱她。

今天是母亲节,让我们来聊聊这部电影——《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上咪咕视频APP,观看正片)

由马俪文执导,斯琴高娃和黄素影主演。电影讲述了一位女作家在母亲最后时光中的点滴故事。诃(斯琴高娃饰)是一位在事业和家庭上都很成功的50多岁女作家,她有着繁忙的工作和孩子,但她总是忙于应酬,几乎没有时间陪伴自己的80岁母亲。母亲生活简朴,每天大多待在家里,看看电视,等待女儿的电话。母女俩的关系虽然平淡,却也温馨。

中年后的诃,无法常常陪在母亲身边,于是雇了一位阿姨来照顾她,认为有了阿姨在母亲身边,一切问题都能解决。然而,这个想法在某一天被打破。诃去探望母亲时,突然发现母亲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走路不便,视力模糊,记忆力减退,甚至开始频繁迷糊。这一切都在提醒她,曾经那个强大无所不能的妈妈正在快速衰老。

母亲的健康问题让诃非常担忧,她带母亲做了体检,结果显示母亲患有垂体瘤,且脑萎缩非常严重,必须手术治疗。但手术存在风险——如果做手术,脑萎缩可能会加重;不做手术,母亲可能只剩下1-2个月的生命。面对这种困境,诃十分犹豫,最终母亲自己决定要做手术。手术非常成功,母女俩都松了口气,诃也开始尽心照顾母亲。然而,没想到的是,母亲的健康状况在一段时间后急剧恶化……

这部影片改编自作家张洁的散文集《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张洁的母亲在1991年去世,张洁记录下了她母亲生命中最后80多天的点滴。看电影前,我曾担心导演会过于煽情,但影片却给了我完全不同的感觉。导演用一种真实的拍摄方式拆解了中国式的母女关系,表现了其中的磕碰与依赖,琐碎与共生,而这些情感在亲情的滋养下,真实而深刻。

影片真实地呈现了女儿照顾母亲的每一情绪变化——从担忧手术结果的焦虑,到手术成功后的喜悦,再到因母亲病情恶化而爆发的愤怒,最后,女儿的精神几近崩溃,忍不住大吼:“你都没病了,怎么还折腾人?”而母亲无奈地回应:“我也不知道,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影片还展现了因生活理念不同而引发的争执。一次,女儿发现母亲把一次性毛巾反复洗涤用作厕纸,出于担心,女儿生气地把毛巾摔了,甚至大吼大叫。母亲则反唇相讥:“烂脾气!”母女之间的矛盾与温暖并存。

这部影片不仅揭示了中国式母女关系中的隐秘伤口,也让每个经历过类似困境的中年女性感同身受。影片的结尾是荒诞且残酷的——母亲手术后,病情急剧恶化,尽管诃坚持让母亲锻炼,母亲的身体依然每况愈下。最终,母亲因病去世,诃心中充满了悔恼与自责。母亲的离去,让所有的温暖与争执、所有的言语与动作,在一瞬间化为永远无法再触碰的空白。

影片传达了一种深刻的成人礼感悟——当母亲离开后,年幼时从未独立的我们,才真正开始承担起生活的责任。导演通过这部作品让我们明白,所谓“世界上最疼你的人”,并非是无时无刻的甜言蜜语,而是在你身心疲惫时,依然给予你坚强力量的那道伤疤。

每一次重看这部电影,都会触动我们的内心。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明白:亲情的真正意义并非完美,而是在裂痕中继续共生、成长。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