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羡慕那些没有看过《我的团长我的团》的人,至少他们还有剧可看

2025-05-19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在看到一个女孩模仿《我的团长我的团》中角色阿毅时,我猛然想起那些在剧中死得惨烈的角色。那蛇屁股勇敢地拉响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豆饼则在机枪的轰鸣中,五脏六腑俱碎,坠入怒江;迷龙是被龙文章杀死,实际上是为了保护他留个全尸;克虏伯则为了陪伴龙文章而设局自杀。还有麦师傅之死和阿译的自杀……这一切,无不掺杂着无尽的悲痛与惨烈。

回想起最初接触这部小说时,我不禁思考阿译这个角色,真的是多么复杂的个性才能将其演绎得如此出色!王往赋予的阿译实在是让人无法抗拒!他的每一个表情、每一次内心的挣扎,既让人厌恶又引发了深深的同情与共鸣。与其他优秀演员相比,阿译的角色毫无疑问是最具挑战性的,王往的演绎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阿毅,这位显得有些不合群的军官,虽然看上去滑稽,但他却始终以满腔热血团结着每一个人。在南天门的战斗中,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他有罪,如果我三生有幸能犯下他所犯的罪,吾宁死乎!如果不能成为他那样的人,吾也宁死乎!老规矩逢团必顶!”

有评论说:“初看团长时,我最喜欢龙文章;再看时,喜欢了烦啦,又一次回头,发现自己其实是阿译。”我真的羡慕那些没有看过《我的团长我的团》的人,至少他们还有机会观看这部剧。

我记得第一次刷剧时,对小书虫子格外讨厌,直到他牺牲的那一瞬间,“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歌声响起,我才意识到,他不过是那个时代万千热血青年的缩影。无数为了民族独立而弃笔从戎的青年,走上战场,再也无法归来。

逐渐地,我对不辣这个角色产生了好感,他真实直率,忠肝义胆,仗义且毫不做作。而剧中有些角色则显得神秘兮兮,如迷龙,还有点深沉的孟烦了。

或许迷龙是最不甘心的人,战争结束后他能回到家抱着妻子,但因误杀陈大员的侄子而被悬赏,最后却自己亲手杀了迷龙,实在让人心痛无奈。

整部剧从头到尾都是信仰的诞生与循环,仰望、奋斗、毁灭,在每一个人物之间不断交织,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在日寇铁蹄下生存的每一个人。他们都有活下去的理由与能力,没有一个角色是多余的。虞啸卿的单纯,唐基的阴险,龙文章的少许智慧,炮灰团的蓄势待发,大和尚的枪下英勇,都是那时代中国的缩影。

有人说《我的团长我的团》缺少《亮剑》的激烈与豪迈,却更显人性真实。角色们,一个个鲜活而生动:龙文章、林译、孟烦了、马大志、康火镰、郝西川、李连胜、迷龙、邓宝、克虏伯……太多太多,他们每一个都是主角,当我看着他们时,仿佛看见了自己,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中奋力挣扎。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