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2025》陈楚生为何应向李白道歉?, 豪迈被他吼没了, 令人深思
在16日晚播出的《歌手2025》节目中,陈楚生凭借《将进酒》成功夺得了首期第二名。然而,关于这一结果,网络上却涌现了大量的质疑声音,甚至还引发了热议,成为热门话题。有人认为,陈楚生应该向李白道歉,这样的言论无疑引发了歌迷的强烈反驳和不满。针对这一事件,我个人也有些看法。既然是个人观点,可能存在误差,还请陈楚生的歌迷们谅解。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为什么陈楚生能够获得第二名。部分网友认为这是黑幕,或者节目组事先安排好的剧本。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节目组不可能直接给陈楚生第二名,整个评选程序必须严格合规才行。反过来思考,陈楚生作为湖南卫视培养出来的歌手,能够拿到第二名就显得不那么意外了。我并不是暗示湖南卫视偏袒陈楚生,而是说,陈楚生的歌迷群体与湖南台的观众群体,特别是那些拥有投票权的现场观众群体,彼此之间有着很大的重叠。类似的现象曾在《欢乐喜剧人》中出现过。那时,尽管一些相声作品的水平远远低于其他同台的表演,但每次投票,得票数总是那些相声演员的作品领先。这是因为现场观众中,许多人是这些相声明星的粉丝,他们是最踊跃的支持者。
同样的道理,当陈楚生的歌迷与湖南卫视的忠实观众群体高度重合时,陈楚生获得较高票数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因此,我个人认为,陈楚生演唱的《将进酒》与被淘汰的那位日本歌手的演绎水准相差无几,两者之间没有太大差距。如果换作林志炫演唱这首歌,排名或许会显得更为合理。
接下来,我们再聊聊《将进酒》这首歌的演绎问题。李白的这首诗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能够在沉郁顿挫的基础上展现出豪迈的气势,而这种豪迈并非一味地高扬,而是在低沉中铺垫,逐步积淀出来。因此,这首诗在低沉的朗诵中,能够更好地捕捉到其精髓,能够将情感的底蕴铺陈得淋漓尽致。喜欢中国古代文学的朋友们不难发现,大部分经典的诗词都具有低沉的朗诵基调,即便是像《将进酒》这样的豪放诗歌,也是通过低沉的吟诵来展示诗意的深度。
为什么偏好低沉的朗诵呢?这是因为古人的诗歌,无论是豪放派还是婉约派,其实都有着一种深沉的哲理,诗人通过低沉的语调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传递出来。以《将进酒》为例,诗中的黄河水与白发,正是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深刻思考。越是低沉,这种思考就越显得有力。而李白呼吁“将进酒”正是要通过喝酒这一动作,释放这些人生哲理的情感。
因此,熟悉中国古代诗词的观众都能理解,这种豪放并不是喊叫,而是内心深沉的思索与表达。李白的诗歌,虽然是豪放派的代表,但也并非通过高声叫喊来表现。我们从初中的语文课本中就能学到这一点。因此,陈楚生演绎《将进酒》时的问题在于,他似乎未能读懂李白的深层意图。或许因为年岁已高,他忘记了语文课本中的基本常识,在演绎这首诗时,只剩下了单纯的高声吼叫,而失去了李白诗歌的细腻与深邃。
陈楚生在《将进酒》上的表现,最终反映出他未能真正理解李白的诗意与精神。如果他深入理解了这首诗的内涵,或许他的演绎就不会如此喧哗与张扬。沉郁顿挫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经典表现方式之一,作为文艺工作者,理解这些文化内涵非常重要。过多参与综艺娱乐,或许会使得他们对中国传统美学的理解产生偏差,结果便可能在表演中失去应有的文化深度,甚至产生令人尴尬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