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云金又给郭德纲上了一课,肉夹馍官司胜诉,造谣博主道歉
在娱乐圈,常有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在郭德纲与曹云金的关系中,可谓生动体现。作为曾经的师徒,郭德纲曾是曹云金的相声导师,但如今反过来看,曹云金在某些方面倒真是能当郭德纲的老师,譬如在如何应对争议事件和运用法律维权上,曹云金的做法堪称一堂课。
首先,说到曹云金在“如何在春晚说好相声”这方面,郭德纲显然还得向他请教一二;再比如“如何直播说相声”,曹云金同样可以手把手教郭德纲;最让人瞠目结舌的,便是曹云金如何利用法律为自己维权,甚至在处理“肉夹馍事件”时,他也给郭德纲上了一课。
### “肉夹馍”事件真相揭开
2024年4月,曹云金受邀参加西安相声节前的活动,在当地一餐馆拍摄探店视频,原本只是曹云金巡演中的一项常规活动。然而,视频一发布,西安的美食博主盛某立马爆料称曹云金收取了10万块钱的报酬,才有了这一视频。盛某的爆料引发了网络热议,不少网友对曹云金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这也就成了传闻中的“肉夹馍事件”。
面对不实言论,曹云金很快公开发视频回应,宣布要通过法律途径捍卫自己的声誉。2025年5月14日,曹云金在直播中正式宣布,经过一年的诉讼,他胜诉了。盛某败诉并被判必须公开道歉。当天晚上11点多,盛某发布了道歉视频,虽然他依旧言辞尖刻,试图为自己的言论辩解,但法律判决已定,败诉就是败诉,道歉就是道歉,毫无转圜余地。
曹云金维权的这场“肉夹馍事件”终于画上句号,他历时一年的维权最终让谣言烟消云散,也让散布虚假信息的人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 曹云金的维权经验
这并不是曹云金首次通过法律维权,事实上,他曾多次为自己争取公道。早在2023年12月,曹云金宣布向灾区捐款20万元,却被某些自媒体污蔑为“诈捐”。这些谣言显得无比低级,却有不少人上当受骗。面对这些恶意中伤,曹云金毫不犹豫地报警,并迅速以法律手段捍卫了自己的清白,谣言制造者也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到了2025年3月,曹云金宣布,他已经起诉了一批造谣他的人,部分案件已经开庭,部分正在审理,包括与盛某的案件。他坚决选择用法律维权,毕竟如果不采取行动,谣言只会变本加厉,甚至影响到自己的公众形象。
曹云金的维权经验也给人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当面对造谣和不公时,选择法律手段,不仅能有效打击谣言,消除负面影响,还能帮助自己树立更为积极的公众形象。
### 郭德纲为什么不学曹云金?
在同为相声演员且屡屡被卷入争议的郭德纲身上,为何不能效仿曹云金,采取法律手段来应对各种无端的指责与诽谤呢?多年来,郭德纲的争议不断,从“签字事件”到“戏服事件”再到近年来的“京剧老人托孤事件”等等,不一而足。每当外界的批评与指责来袭,郭德纲的粉丝往往拿“造谣诋毁”来辩解,而郭德纲则直接在台上对着台下喊:“天打雷劈造谣的人。”
可是,如果真的是造谣,郭德纲完全可以像曹云金那样,采取法律手段,而不是仅仅依靠口头上的诅咒与指责。事实上,如果郭德纲能够主动通过法律维权,不仅可以消除谣言,保护自己的形象,也能在公众面前树立起更为正面的形象。
然而,郭德纲至今始终没有拿起法律武器,反而在2025年3月22日的直播中,才鼓起勇气宣布“德云社法务部要告人了”,结果这番言论只是空中楼阁,过了两个月,依旧没有任何实际行动,反倒因为多个自媒体博主的投诉,德云社的法务部被网友戏称为“投诉部”。这样的做法和曹云金的迅速行动相比,差距一目了然。
结尾时,不禁让人思考,曹云金之所以能够在面对造谣诋毁时毫不犹豫地选择法律手段,是因为他没有任何负担,也没有什么黑料。而郭德纲,一边宣称自己受到了造谣,却一边在法律维权上迟迟未有行动,究竟是在担心什么?是无法,还是不敢,抑或有其他不可告人的顾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