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醉说宫恕的历史原型是叛徒,明楼的历史原型说不是,谁说得对?

2025-05-17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电视剧《风筝》中的军统少将宫恕,是一个外表有些怪异、性格狠戾的角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剧中曾是一位普通的军统上尉,依靠与“军统六哥”郑耀先的关系,一飞冲天,迅速获得了戴笠、毛人凤的高度信任和器重,甚至最终与郑耀先的军衔持平。郑耀先在逃离渣滓洞后,与郑介民重新联系,军衔才从上校晋升为少将,而郑耀先的上校军衔至少保持了四五年。

有人猜测,宫恕的历史原型可能就是被称为“军统第一杀手”的陈恭澍,毕竟他们的名字都似乎有些相似。事实上,许多谍战剧中的反派角色名字与陈恭澍不无关系,例如《飞虎神鹰》中的光复社社长陈恭鹏和《神秘人质》中的保密局江城站站长陈恭如。这些角色的名字和陈恭澍有所关联,只不过他的名字最后一个字应念作“树”,而非“朋”。

宫恕的部分人生经历与陈恭澍颇为相似,两人都曾在抗战期间潜伏在上海,参与地下斗争,且都曾被汪伪七十六号特务逮捕。然而,宫恕忍受了长达八年的酷刑,而陈恭澍则在被捕后过得较为优渥,这也使得陈恭澍是否叛变的问题成为焦点。与陈恭澍并称“军统四杀手”的沈醉认为他已叛变,而另一位与陈恭澍有过合作的唐生明则坚信陈恭澍没有叛变,并在关键时刻得到了陈的掩护。

今天我们并不讨论宫恕是否是陈恭澍的历史原型,而是基于沈醉和唐生明的回忆录,来探讨陈恭澍是否叛变。

读者们对沈醉可能并不陌生,沈醉是军统局总务处的少将处长。在他的回忆录《有关“曲线救国”的点滴情况》中,沈醉提到:“1941年,军统上海区区长陈恭澍被捕投敌,将军统在上海的特务都交了出来。”在军统的“四杀手”中,陈恭澍排名第一,而沈醉则排名第四。尽管沈醉年纪较轻,但他与陈恭澍、王天木等人曾有过交情,不过当时的陈恭澍和王天木并不认识沈醉,沈醉当时不过是个上尉情报员。后来的沈醉逐渐崭露头角,但当时的陈恭澍和王天木,因“被俘变节”而受到冷落。

当日本投降后,沈醉并未与赵理君、王天木等人再有交情。王天木在部下的掩护下藏匿在港台,而戴笠和毛人凤对此并未追查。至于陈恭澍,他被判处十二年有期徒刑,并在服刑一年半后获释。然而,毛人凤却没有重用他,最终由郑介民将其安排到“中央训练团励志训练班”上校大队长的职位,并兼任保密局北平直属组组长,这实际上是一种对陈恭澍的羞辱。

尽管陈恭澍得到郑介民的保护,然而他却在军衔上停滞了近二十年,直到1960年才被晋升为陆军少将。从陈恭澍波折的经历来看,宫恕确实和他有些相似。沈醉和毛人凤都认为陈恭澍背叛了,但郑介民对他始终信任,这也让陈恭澍的命运与郑耀先有了几分相似。

沈醉与陈恭澍的交情并不深,许多关于陈的事宜都是通过沈醉的姐夫余乐醒得知。与陈恭澍有过更多接触的唐生明,似乎对陈恭澍有更深的了解。唐生明的身份神秘而复杂,他不仅是个有名的特工,而且在各方眼中都是重要人物。沈醉对唐生明有着极高的评价,他曾这样形容唐生明:“我和唐生明交往几十年,他总是面带微笑,他一生享尽了人间福。”

唐生明的生平堪称传奇,他不仅家境优渥,还在年纪轻轻时就晋升为中将,且在各个领域都能如鱼得水。沈醉曾亲眼见过唐生明在常德为一位重要人物护航,他对沈醉说:“我刚刚护送出境的是周主任,他是我在黄埔军校的老师。”这个场景让沈醉深感佩服和敬畏,甚至沈醉为了报告此事,密电给戴笠,但戴笠并未回应,因为他早已洞察唐生明的为人。

与唐生明相比,沈醉显得不够宽容,如果当时他被七十六号怀疑,陈恭澍未必会冒着生命危险帮助他。而正是因为陈恭澍曾在关键时刻保护了唐生明,后者才坚信陈恭澍未曾叛变。

在《蒋派我参加汪伪政权》中,唐生明回忆了1942年冬,陈恭澍被捕后的事件。当时,李士群从缴获的军统文电中发现了一封内容疑似唐生明发出的电报,李士群将陈恭澍召来对质,但陈坚决否认与唐生明有任何关系。唐生明知道自己曾向戴笠发过一封电报,但此事未能追查到底。最终,陈恭澍因为口风严密而逃过一劫。

由此来看,沈醉和唐生明的回忆录对陈恭澍的评价存在明显分歧,谁说得对,宫恕的历史原型陈恭澍到底是不是叛徒,恐怕只有更多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才能给出答案。唐生明的传奇故事,也许能为这个谜题增添更多色彩。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