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评《无尽的尽头》:披心相付浮漾未成年人司法现实图景

2025-05-16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无尽的尽头》打破传统套路,以别出心裁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充满真实与思考的故事,它不仅为国产法治剧开辟了新的可能,更让无数观众在屏幕前为之一动。每当千万人因同一幕而流泪时,改变已经悄然发生。

孩子的世界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应该充满糖果和星光。然而,有些孩子却身处恐惧和伤痛之中。作为一部聚焦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法治剧,《无尽的尽头》在结束时为观众带来了豁然开朗的结局,让人长舒一口气:“真是痛快!”

这部剧题材严肃且敏感,通常容易陷入“说教”或“空洞宣传”的困境,但《无尽的尽头》突破了这一局限,它跳出了常规框架,把那些看似“老故事”讲出了“新意”,因此赢得了豆瓣网8.1的高分评价。

《无尽的尽头》由任素汐和高伟光等实力演员主演,采用了巧妙的叙事方式——通过“主线推进单元案件”的模式,将“未成年人保护”这一宏大命题细分成具体的案件,逐步引入“未成年犯罪”这一话题。每一单元情节紧凑,高潮迭起,同时主线贯穿其中,保证了故事的丰富性和连贯性。

剧集依次讲述了多个改编自真实案件的故事,包括“三少年霸凌案”“逼迫儿童盗窃案”“游湖杀子案”“无名少女遇害案”“舞校迷奸案”等,揭示了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扭曲,没有回避,没有美化,正视其中的恶劣现实。观众通过这些案件,看到了原生家庭失能、教育体系缺陷、儿童保护不足等社会痛点,虽然让人“脊背发凉”,却也激发了更多关于社会问题的思考。

剧中的角色塑造非常鲜明且立体,无论是正面角色还是反派角色,都没有刻板的脸谱化。检察官们并非完美的“主角团”,其中有些角色背负着原生家庭的伤痛和过去的错误。比如林之桃,曾在父亲的暴力阴影下成长,但通过郑雁来检察官的引导,她获得了法律的勇气,断绝了与暴力的联系,开启了新的人生。而白恩宇也曾因参与暴力事件而被拯救,最终成为少管所队长,肩负起挽救未成年犯罪者的责任。

剧中的反派角色也不是简单的“坏人”,他们的扭曲和冷漠有其深层的根源。例如,霸凌致死的“霸道少年”黄家旺,表面上充满暴力与冷酷,但背后却是父母溺爱和暴力管教的产物。另一个典型是甄荣,一个曾偷拍并分享照片的少年,他的行为源于强势母亲的压迫与控制,最终酿成了大错。剧集直面恶行,并追溯其根源,使反派人物呈现出更为复杂的面貌。

不仅叙事和角色塑造出色,《无尽的尽头》的视听语言也极具魅力。冷峻的镜头语言消解了戏剧化的煽情,烂尾楼跳楼的长镜头、审讯室的单向玻璃、法庭的特写镜头,都营造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并完美展现了法律的庄严与人性的挣扎。

剧集的配乐使用克制,仅在关键时刻出现,恰到好处地提升了情感的深度。而高伟光、刘琳等演员凭借细腻、真实的演绎,使得每个场景都充满了生活气息,配合精心复刻的道具和检察官的真实指导,整个剧集没有丝毫违和感。

剧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真实感,这也是让观众感动的原因。在检察院门口,林之桃面对不满判决的受害人母亲泼红漆时,她并未闪避,反而流露出深深的悲悯。在记者会上,她毫不避讳地揭开自己曾受家暴的伤口:“我比任何人都恨加害者,但如果法律不能保护想要改过的人,那才是真正的恶。” 这些桥段让观众的泪水与反思交织在一起。

另外,剧中的一些片段也颇为感人,比如失踪五年的少女遗体被找到时,郑雁来温柔地猜测她的生日,温暖的话语让人动容。而黄家旺收到弟弟考上大学的消息时,这个曾经叛逆的少年终于流下了眼泪。

这部剧没有套路,只有真诚。它通过细腻的情节和感人的细节,展现了一个充满温情与深刻思考的未成年人犯罪与司法保护的现实图景。它让人相信,保护孩子不是某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整个社会的共同守护。剧中“未检办”墙上的标语“给孩子一个未来”,不仅是创作者的责任感,也是社会对进步与文明的追求。

艺术不应只卖幻想,而应扎根于现实、面对痛点,只有这样它才能成为触及人心的利刃。创作者的使命是聆听时代的呼声,用真诚的叙事传递出反思的光辉。换句话说,《无尽的尽头》不仅突破了国产法治剧的窠臼,也为法治剧开辟了新的方向,让人在悲痛中看到希望,在沉默中引发思考。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