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王扶林导演“化丑”她,当年欧阳奋强不敢看,真是美得惊人
当87版《红楼梦》中的丝竹之声穿越37年的时光,若干名字如同沉睡在岁月长河中的珍珠,经过时间的洗礼,越发显得璀璨夺目。其中,袁玫所饰演的“花袭人”,无疑是那颗历经沧桑后愈加光辉的宝石。她的演艺生涯,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长篇小说,每一章节都藏匿着不为人知的动人故事。
在镜头下的袭人,总是身着朴素的衣衫,安静地站在宝玉身后,仿佛一株默默生长的木棉。谁曾想到,这个看似平凡的丫鬟,竟是剧组精心打磨出来的“视觉减法”之作。化妆师杨树云曾透露,袁玫那双眼睛,仿佛深邃的潭水,若加以过多渲染,恐怕会掩盖住其他角色的光辉。于是,团队如同雕刻工匠一般,精心雕琢她的形象:弱化眼部妆容,突出圆润的下巴,使得她原本鲜艳的气质被碎花衣袍巧妙包裹。这种巧妙的“妆背后牺牲美学”,在欧阳奋强的记忆中显得尤为震撼。他坦言,第一次见到袁玫时,她那如烟花般的美貌令人不敢直视,然而当镜头对准她,袭人那温婉、低垂的眼帘便栩栩如生,呈现出完美的角色魅力。为了让她在众多姹紫嫣红的角色中凸显出“背景感”,服装师特意选用了暗色调的布料,使她在大观园中,如同一幅水墨画里不可或缺的留白,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存在感。
袁玫的演艺之路,起始于黄梅戏舞台,曾是安徽戏坛最耀眼的“五朵金花”之一。每次挥动水袖,她仿佛化身为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徜徉在传统艺术的花园里。当《红楼梦》剧组伸出橄榄枝时,年仅20岁的袁玫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戏团团长的一番鼓励,如同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让她决然踏上了北上之路,开启了从戏曲名角到影视新人的蜕变旅程。
她的选角过程堪称是现实版的“大观园选秀”。起初,袁玫瞄准了王熙凤这一角色,然而她骨子里温婉的气质显然与这个需要凌厉眼神和张扬气场的角色不符。与宝钗同框时,她那自带的“姐系”温柔又显得不够突出。在几番尝试后,导演将袭人的剧本交到她手中,这一看似无意的安排,实际上正是命运的巧妙安排。
在塑造袭人这一角色时,袁玫如同一位精雕细琢的匠人,用心打磨每一个细节。她深知,袭人这个“贾府第一丫鬟”既要展现存在感,又不能喧宾夺主,恰似春日绵绵的细雨,看似柔和却润物无声。她在表现对宝玉的关怀时,温暖而不张扬,犹如冬日里的炉火,每一个小动作都洋溢着温情;与黛玉、宝钗的互动,则展现出她作为“润滑剂”的角色,巧妙地维系着三人之间的关系,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分寸感。
拍摄期间,邓婕曾以一句“演技不好”评价让袁玫的心头笼罩着一层阴云。但她选择用作品来回应,精湛的演技将原著中袭人“守分”的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新版《红楼梦》播出后,观众才恍若惊觉,袁玫所塑造的袭人已经成为了这一角色的经典范本,她凭借着80%的精彩演绎,将这个角色赋予了灵魂。
然而,《红楼梦》的光环,如同无形的枷锁,将袁玫禁锢在“袭人”这一标签之下。然而,她如同一位勇敢的航海家,毅然选择南下广州,去开辟新的天地。在《公关小姐》这部作品中,她突破了古装的束缚,化身为时尚干练的都市女性,用鲜明的形象打破了观众的刻板印象。接着,《乱世香港》和《情满珠江》使她在南方影视圈站稳了脚跟,犹如一棵深扎根基的大树,枝繁叶茂。
在广州影视行业遭遇寒冬时,袁玫再次展现出非凡的魄力。从台前到幕后,她如同经验丰富的舵手,准确捕捉到了《故乡的云》这一反映时代变迁的剧本。经过四年的精心筹备,她像匠人一样耐心打磨作品,最终获得了口碑的认可,更从一名演员成功转型为制片人,完成了完美的蜕变。
如今,关于“最美袭人”的讨论仍在社交平台上热烈进行,而袁玫早已在人生的下一个篇章中书写着新的辉煌。从戏曲舞台到影视荧幕,再到幕后制作,她的每一个选择都如同精心编排的剧本,充满了惊喜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