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见一面饶俊:五块钱改写命运剧本
编剧饶俊的名字,已在影视创作圈内广为人知。从贵州的大山走向了闪烁着霓虹的影视舞台,他以一部部精彩的剧集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也记录着时代的沧桑变迁。无论是充满幻想的古装剧,还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他都倾注了无数心血与情感。从《花千骨》到《春风化雨》,每一部作品都承载着他对世界的思考和感悟。
饶俊,贵州铜仁人,带着家乡的深情,踏上了属于自己的创作之路。
### 贫寒岁月,5元钱改变的命运
“我从贵州的大山走出来的。”在那个通讯尚不发达的80年代,书信成了他与外界唯一的沟通方式,也是他锤炼文字表达的起点。回忆起第一次走出大山的经历,饶俊充满感慨:“我第一次离开大山,是为了参加上海的新概念作文比赛,30多小时的火车,才让我见识到地铁和高楼,遇见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那时我就决定,一定要去上海读书。”
而改变他命运的关键,是班主任徐老师那5元钱和她的话:“读书让你有更多的选择。”回忆那段时光,饶俊说:“在初三那年,我的一个成绩优秀的好友退学打工,这让我产生了放弃学业的念头。不过,班主任很快察觉到了我的心思。那天晚自习后,她把我叫出教室,在微弱的灯光下,将5元钱塞到我手里,并告诉我,只有读书,才能走得更远。”这5元钱对当时的他来说,能支持他吃上一周的新鲜菜肴,成为他坚持读书的动力,也让他最终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
### 创作生涯:想象与现实的交织
饶俊坦言:“编剧是一项孤独且枯燥的工作,是一场与时间的持久战。”创作的过程中,他不仅要独自面对文字的打磨,还要接受各方的意见,这对他创作能力与应变能力的考验无疑是巨大的。但因为对创作的热爱,饶俊依然坚守在这条路上。
从古装剧到现实题材,饶俊的作品总能找到独特的风格。创作古装剧时,他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为观众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梦幻的古代世界。谈到古装剧时,饶俊说道:“写古装剧最重要的是想象力,并且要能创造出引人入胜的语境,让观众沉浸其中。”而对于现实题材的创作,饶俊也从个人经历中汲取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他提到:“像《春风化雨》和《在希望田野上》这些现实题材的作品,灵感都来源于我自己,融入了我对社会与时代变迁的思考。”
在拍摄《春风化雨》时,为了真实地呈现乡村教师的群体,饶俊亲身挂职做了初中校长助理,深入学校体验真实的教育环境。他回忆道:“创作初期,我采访了多所乡村学校的老师,但素材始终缺乏现场感,直到我到易地扶贫搬迁学校挂职,才真正感受到了那种原汁原味的生活。”
### 艰辛与坚持:编剧背后的故事
饶俊直言,编剧是一份“惨”的工作,“就像是007的工作模式,话语权低,还要面对各种意见。”尽管如此,看到自己的作品最终播出,饶俊依然会感到成就感。他透露:“即使剧本经过了多次修改,只要核心部分没有变动,我依然会把它当作自己的‘孩子’。创作虽然辛苦,但一旦停下来,我就会觉得手痒,身边人都说我是个‘工作狂’。”
曾经,他的作品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这让饶俊一度感到迷茫。于是,他选择了深造,并尝试做制片人。他现在的目标更加清晰:“未来,我希望能够做减法,回归到最纯粹的创作状态,专注于写好每一部作品。”
### 家乡情怀:创作基因刻在骨子里
饶俊从未忘记自己的家乡——贵州。他曾感慨:“家乡的变化让我无比惊讶,但无论走多远,家乡的味道依然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这种深厚的情感自然也融入了我的创作。”他设定了一个创作“三部曲”的目标,目前已完成其中两部。饶俊充满信心地表示:“我希望当人们提起我的名字时,能联想到我的作品,这是我作为编剧最大的愿望。”
饶俊,带着家乡的情怀,带着梦想,继续在影视创作的道路上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