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3》变《狂飙》专场!5高启强7高启盛扎堆,观众看麻了!
《演员请就位》第三期节目一开场,现场就“高启强”、“高启盛”扎堆上演,好像一夜之间《狂飙》成了全民模仿秀。5个高启强、7个高启盛,观众都快看花眼了。不过仔细一看,其实每个人都有点自己的理解和招数,真没完全雷同。
李茂直接蓄起了胡茬,还穿了旧背心,一副鱼市里摸爬滚打的样子。他说为了这点破胡子,两天没刮脸,挺拼的。张百乔和张亮比较还原,妆发基本照搬原剧。杨子那边则穿着风衣走枭雄路线,一出场就挺带气势的。
高启盛更是花样多。张嘉元那身格子衬衫和顺毛发型,一下子就演出了大学生的窝囊感;刘胤君西装革履,看起来像刚从金融圈出来;代高政梳着背头,一脸“霸总”气场,还真不太像个弟弟。
节目设定是演员们得在完全不清楚角色安排的前提下自助造型,结果大家不约而同地奔着《狂飙》去了,这热度可见一斑。说是撞题,其实也是撞心思,毕竟这种复杂角色谁不想来一把?
比拼可不止是穿得像,还得演得出神。代高政为了演出高启盛“疯批”的一面,居然自己连扇自己耳光,拍得脸都肿了。有点狠,也挺吓人。导师倒是买账了,说这股子反差劲打动人。陈腾跃那边走的路子不一样,他演的是哥哥高启强,说打弟弟不是为了发泄,而是想让他清醒,逻辑清楚,情绪稳准,评审组直接点头。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买账。有观众吐槽说“别糟蹋《狂飙》”,觉得张颂文、苏小玎那版已经是天花板了,后面来演的都像在模仿秀。还有人觉得,动不动就演“疯了”,是不是就默认疯批=演技?这事儿还真值得想一想。
不过也有人说得在理,说这种翻演恰恰能看出演员们到底有没有自己的想法。高启强这个人,从卖鱼的到黑老大,每一步都是巨变;高启盛则一边对哥哥死心塌地,一边又自己沉沦,复杂得很。光靠“模仿”根本拿不下这俩人。
张颂文那个版本的高启强就别说了,一身烟火气,人狠话不多但戏很足。光是一个围裙系多长、炒菜时锅铲怎么拿,他都能研究个够。苏小玎演高启盛也很绝,三副眼镜对三种状态,干脆就是学了犯罪心理学来演戏的。还有那场冻鱼杀人戏,现在再翻出来看都还发冷。
在这个节目里,选角其实也是选人。谁能理解角色背后那点复杂劲,谁就更容易拿下角色。比如胡茬、风衣、背头,不光是装造,更是演绎不同阶段。最终,高启强这个角色被陈腾跃拿下,评审说他对人物理解得通透。而高启盛则是代高政赢了,全靠那股子“豁出去”的劲儿。
节目中还有专门的问答环节,考演员们的理解力,不止是演得像,更得知道角色为什么这么做。陈腾跃能答出“打弟弟是因为爱”,评委们就知道他真是琢磨过的,这种答案听着不惊艳,但管用。
其实这种节目好看就好看在这里。大家都看过《狂飙》,对角色熟得很。再看年轻演员怎么“抢”角色,比的是谁更懂人物心里那点难受劲儿,谁更能把一个熟脸演出新意。
虽然高启强和高启盛已经被演了无数遍,但每个人的表演里都藏着一点自己的故事。比如李茂用胡茬还原底层感,张嘉元靠顺毛和格子衬衫就演出了青涩的味道,这些小设计虽然不起眼,但都挺用心。
当然,争议也不少。观众挑剔,看不惯的直接开喷,喜欢的也愿意捧。但这本来就是行业现状——一边得守着经典不被踩烂,一边又得给新人机会。节目组这回就挺聪明的,选了个难度高但看点足的选题,让大家在“致敬”和“突破”之间摇摆。
看似一场综艺,其实还是那句老话——演戏这事,得真懂才行。
看得见热度,更看得出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