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悬疑短剧还未走通的路,韩剧先行一步
国产剧在“向短”方向的尝试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那么实际效果如何呢?
以悬疑剧为例,各大平台今年推出的悬疑作品普遍有意压缩剧集长度或减少集数,但目前来看,还未有一部能够实现热度和口碑双爆的现象级短剧。而在国内剧集行业还在摸索如何通过“短”来打破困局时,韩剧已经接连推出高评分的悬疑佳作,且制作风格也日益趋向“短”剧集。
从《善意的竞争》到《恶缘》,这两部韩剧虽然某些大胆情节无法直接复制到国产剧中,但在悬疑题材的突破以及短剧集叙事张力的把控方面,确实提供了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
首先,节奏的把控至关重要。悬疑剧的魅力在于其紧凑的节奏和情节的悬念起伏,因此节奏拖沓冗长是大忌,尤其是对于短剧集来说更是如此。韩剧《恶缘》便是在节奏上做得非常精细,六集剧集中几乎没有冗余镜头,每个场景、每句台词都为情节的推进埋下伏笔,始终让观众保持高度的紧张感。
例如,故事开头看似偶然的一次撞人事件,到了第三集揭示其背后的策划,甚至与第一集中的“童年性侵案”形成了呼应。这种“拼图式叙事”不仅维持了观众的好奇心,还能把整个事件拼凑成一个连贯的故事。
《善意的竞争》则在30分钟的每集节奏上也展现了它的独特魅力,尽管它并非完全悬疑类型,但其信息密度和情节安排的精巧也非常值得称道。剧集开头用短短十分钟就交代了女主角的成长背景,紧接着便迅速进入故事主线,这样的节奏感远远领先于那些让观众“熬过前几集”才能看到高潮的国产剧。
其次,人物塑造同样是悬疑剧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随着国产悬疑剧逐渐避免单一扁平的人物设定,更多的复杂角色开始出现在观众面前。但具体到操作上,国产剧往往缺乏足够的层次和深度,难以支撑人物行为的动因,最终导致角色难以让人产生情感共鸣。
《善意的竞争》和《恶缘》则在人物塑造方面都有不小的突破,尤其是在多重性格和复杂背景的设定上。例如,剧中的双女主角,一个是从小在孤儿院长大、渴望成为学霸的贫穷女孩,另一个则是由富裕家族培养的校园风云人物,但内心却充满脆弱与孤独。两人之间微妙的关系,不仅让人对她们的每个举动充满好奇,也让整个故事充满张力。
《恶缘》则构建了一个几乎是全员“恶人”的世界,人物的行为受到欲望和贪婪的驱使,最终都因因果报应付出了代价。这种超越善恶界限的设定,也让剧集更具深度和冲击力。
至于类型创新方面,两部韩剧都有着独到之处,尤其是在打破传统叙事模式上,不仅让剧情充满新鲜感,也为悬疑题材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善意的竞争》巧妙地将悬疑惊悚、校园青春和女性情感等元素融合,不仅让人看到一段错综复杂的“百合情”,也呈现了深刻的社会阶级对立和个人成长的故事。而《恶缘》则在弱化警方破案过程的同时,运用现代心理学分析框架并结合“佛教因果论”来构建情节,为观众带来了独特的心理惊悚感。
总的来说,这两部韩剧虽然都存在一些小瑕疵,但它们在类型创新和短剧集制作方面的探索,给国内剧集带来了不少启示,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