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团魂养成,到剧综双向奔赴,《一见你就笑》成为综艺新范式
作者|莉拉
《一见你就笑》这档全员幽默、全员抽象的综艺节目,已经成为我每周的“快乐源泉”了。每集一个小时,总能让人缓解一整周的疲劳感,尤其是那些爆笑的名场面,更是成为了观众们二次创作的热土,在社交媒体上热传,刷屏不停。
节目上线的第一期,檀健次和李兰迪吃蛋糕时显得“命运多舛”,那“牛马”表情包也随之诞生;第二期,jeff辛云来戳糖饼时的“我裂开了”也让陈都灵笑出声,网友直呼:“又在闯祸?”;而第三期,笑能团全员不忘剧宣,连《值得爱》剧组的形象也得以挽回。更有抖音上的高能时刻合集,15万赞足以见证这些时刻的热度。
这些笑料,常常不仅仅是某个个体的独角戏。三期节目下来,那个“有梗有默契”的笑能团已经初见雏形:MC们不仅带来了笑点,更在节目中通过独特的配合公式,让“绿叶”剧宣、综艺感碰撞,营造了一个独特的魅力。
节目上线不到一天,便登上了云合全舆情热度榜的第二名,三天内霸榜了灯塔、猫眼等多个榜单前五。即便三期已播出,热度依旧攀升,灯塔播放指数突破1200,市占率稳居云合网综榜前十。无论是剧粉还是综艺迷,《一见你就笑》都成了他们的精神补给站。
这背后,不仅是腾讯视频资源整合能力的体现,更是平台在追求内容创新和与内容创作者的野心交织下的结果。笑能团的化学反应,剧集与综艺的“有机”结合,使得节目热度与口碑不断上升。
《一见你就笑》或许不是那种大手笔投入的综艺,但绝对是最轻松、最具综艺感的节目之一。笑能团的成员,包括那些“老喜剧人”们,展现了天然的笑料天赋,杨迪的控场能力、徐志胜的颜艺、杨超越的搞笑感,这些全能的MC们聚在一起,综艺观众的DNA自然被激活。
尽管看似是一群“熟人”聚集,节目组却采取了“反套路”的选角策略。与其他综艺节目依赖“大咖”和粉丝流量不同,《一见你就笑》挑选了一些更契合节目调性、具有观众缘的MC,彼此默契十足。他们通过高能互动,让节目始终充满看点,笑点频出,节奏推进飞快。
在这些互动中,杨超越与徐志胜、杨迪三人之间的互动尤其引人注目。特别是最新一期,杨迪和徐志胜“用脸互殴”,两人不得不在游戏中拥抱时,却变成了“忍耐者”。而杨超越则完全没有偶像包袱,化身千禧年辣妹与徐志胜上演非主流爱情,反倒被对方的颜值“暴击”。
连新晋综艺新人陈鑫昊也能在其他MC的带动下成为笑点制造机,“笑能团”引导他表演魔术,结果魔术“垮掉”,所有人一起找牌,笑声不断。
“笑能团”的化学反应,逐渐培养起了他们的“剧宣”团魂。在节目中,他们不仅创造笑点,还不断给剧集的宣传带来助力。每期节目的嘉宾都是剧集主创,而MC们则恰到好处地与他们互动,不忘强化剧宣使命。笑能团的存在,不仅仅是综艺感的推动者,更是剧集宣传的中坚力量。
其中一幕令人难忘的是第三期,徐志胜大喊“人家来剧宣的”,引发一阵欢笑,节目始终在展现幽默与推动剧集之间找到平衡。MC们通过搞笑的方式重现剧中的经典场面,不仅增强了观众对剧集的记忆,还成功地让未看剧的观众产生兴趣,纷纷点开观看。
这种剧综联动的模式,使得节目在传播剧集的同时,保持了综艺本身的魅力。MC与嘉宾之间的互动,就像是将剧集高光时刻与娱乐效应完美结合。
更妙的是,《一见你就笑》在每期节目中都为剧粉实现愿望的环节,让观众的期待与参与感得以释放。比如第二期的心愿环节,让《雁回时》剧组的陈都灵和辛云来完成“棒棒糖背后抱”挑战,现场撒糖,剧粉的互动热度也随之飙升。
此外,节目的神秘仓库环节也十分亮眼,虽然密室任务在综艺中不少见,但将其与喜剧元素结合却极为新颖。嘉宾们在“未知”的密室里上演了不少搞笑时刻,辛云来与糖饼的互动、李兰迪成为檀健次的“挂件”等都成为了热门表情包。
综艺节目想要脱颖而出并不容易,尤其在如今的市场中,观众已经对大量同质化的内容产生了疲劳。《一见你就笑》的成功在于其创新的内容和机制,通过游戏与剧集的巧妙结合,打造了一个轻松愉快、互动性强的节目氛围。
在腾讯视频的“内循环”战略支持下,节目无缝地连接了剧集和综艺内容。通过精准的剧宣与综艺联动,不仅给观众带来了愉快的追剧体验,也展现了平台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一见你就笑》不仅带来了快乐的解压体验,更为剧综联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
无论是剧集还是综艺,最终目标是让创作回归本质,为观众带来快乐并创造价值。而《一见你就笑》正是这一模式的成功尝试。